0027、臨危受命(1 / 2)

多麵女神 歡樂淩水 3231 字 8個月前

次日中午,蘇碧菡收到皇詔:命元英為上將軍,領一千人馬去搶修沒有完工的地道。

收到詔命後蘇碧菡決定即刻進京整理隊伍,準備好行裝後她向樸羅大師告彆。

“謝樸羅大師的悉心栽培,徒兒若有出頭之日定報大師恩德!”

蘇碧菡叩拜於地,說此話時已滿眼是淚。

“報恩之事不要掛在嘴上,為國立功才是大事。徒兒定要繼承你父的優良品行,英勇殺敵。”

“謝大師!”

辭彆了樸羅大師,蘇碧菡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戰馬。

坐在高頭駿馬上,蘇碧菡似乎體會了一個將軍的威嚴。父親領兵打仗既威風又豪氣。現在,她雖不是什麼大將軍也在領兵啊!

上任當日,蘇碧菡就集結了僅有的一千中軍向晉陽城南郊的柳家寨急速進發。

很快,一千人的隊伍來到了柳家寨地下暗道的入口處。這個入口處的上方有一個青石刻成的地標,上麵標有“柳家寨”三個黑體字,這三個字非常的醒目,一百米遠就能看到。這個入口距呼延況的營地大約有二十多裡路,若搶修工作進展順利是不會驚動呼延況的。

蘇碧菡點燃火把進入地道後,她率領一乾人馬順著坡路向下走了十多米。當年蘇越將軍為了安全起見在洞口處修的是坡路,這條暗道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狹窄,寬闊得能容八個人並排行走。也不像蘇碧菡想像中的那樣低矮,在裡麵走無論多高的個子都完全可以挺直身子,如同在地麵上走一樣,直背挺胸毫不憋悶。一千人很快進入暗道,他們每五個人拿著一個火把個個手拿快鏟。

蘇碧菡為一千中軍製定的口號是“搶時奪秒,越快越好!”

地道必須再接出五百米才能接通晉陽城。蘇碧菡估算了一下,兩人挖一米,一千人的隊伍需要多長時間,最後她決定一天半完成接軌。在她的鼓動下,一千名中軍不動聲色完成了任務。

回京後,皇帝又派她通過地道向晉陽城運糧草並且還是用修地道的一千人作護衛。不知不覺中,裝滿糧草的人力小車通過地下隧道流水般湧進晉陽城。

這時的蘇碧菡不求速進隻求平穩,她命令每日三輛車循環往複駛入地道口,不允許士兵們發出任何的響動。三輛人力車的車轂邊緣都包有細草繩,車行在土道上一點聲音都沒有。糧草意味什麼?意味著生命,意味著勝利啊!

悄無聲息的送糧隊為饑餓中的軍隊與民眾送去了甘露,晉陽守軍精神大振。蘇越在世時晉陽城已被加高加厚,且城牆上插有尖銳的利器,晉陽城固若金湯。呼延況久攻不下,最後,在糧草不濟的時候,呼延況選擇了撤軍。

隻是蘇碧菡的良策並未實現,晉陽城裡的將士們已經被困得疲憊不堪饑黃精瘦,他們已經無力追擊呼延況的部隊了。

蘇碧菡雖有遺憾但畢竟晉陽城保住了她還是很開心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