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朱元璋之侄(1 / 2)

元末天下大亂,農民起義四起,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多如牛毛。

朱元璋作為眾多割據勢力的一支,實力還不是特彆強大。

為避免成為蒙元的重點打擊對象,朱元璋在攻下應天府(南京)後,采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方略,不當出頭鳥,悶頭發展自己的實力。

同時,繼續奉小明王韓林兒為主,用韓宋龍鳳年號,猥瑣發育,著眼將來,徐圖發展。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韓宋龍鳳五年,元月。

江南行省左丞相朱元璋、夫人馬秀英擺下家宴,招待應天府之戰中立下大功的侄子朱文正。

朱元璋家裡十餘口人,餓死的餓死,病死的病死,晚輩中,成年的隻有朱文正一人。

“文正,你在攻戰之時,被擂石所傷,如今可是痊愈了?”

馬秀英牽著朱標,問坐在對麵身穿紅衣甲袍、頭戴羽冠、相貌堂堂的朱文正。

四歲的朱標走路還不很穩當,這會兒伸出小手,扭著身子,嘴裡嘟囔著“哥哥....哥哥”。

“多謝叔父、嬸嬸掛念,我頭上的外傷已經好了,就是有時還會頭痛,郎中說是內傷,一時半會怕是難好了。”

朱文正神色一黯,說道。

他的年齡剛剛二十出頭,投奔朱元璋之後,勇猛善戰,屢立戰功,與猛將常遇春並稱“雙璧”。

集慶路之戰時,朱文正領令先登奪城,元行台禦史大夫福壽拚死抵抗,被朱文正所殺。

但隨後,朱文正一時大意,被擂石砸中腦袋,昏迷不醒,蘇醒過來後,就換了一個人。

穿越兩年有餘,朱文正借養傷之名,小心翼翼行事,儘可能的不引起朱元璋的注意,但現在看來,他是避不過去了。

“文正,你的傷已養了年餘,既然一時難好,不如這樣,趁著休養的機會,先把婚事辦了,為叔已經和中翼右副元帥謝再興說好,你娶了謝家長女翠英,我們兩家結成姻親.....。”

朱元璋端起酒杯,輕抿了一口,對朱文正說道。

“叔父,軍中戰事緊急,不知什麼時候就又要出征,不如等應天府穩固了根基之後,再說我的婚事不遲。”

朱文正眼簾微垂,站起身向朱元璋躬身行禮。

“什麼不遲,你難道不知道,我們朱家,就剩下你我兩個了嗎?你若是不娶謝氏,你父親也就是我二哥,在九泉之下如何安心,要不是你母親求到我這裡,你以為,我願意管你.....。”

“你性子魯莽,又喜衝鋒陷陣,要是有個萬一,那你母親如何能活,還有,伱父親的一脈,不能因你的任性而斷了傳承。”

朱元璋神情一肅,麵露不豫,說話的語氣也加重起來。

“重八,你就不能好好說話,文正他臉皮薄,又與謝翠英不相識,改日你和謝元帥說一說,讓翠英來一趟應天府,與文正先見上一麵....。”

“文正,你先回去好好想想,你叔父隻有你一個親人,不可能害了你.....。”

馬秀英白了朱元璋一眼,打起了圓場。

從朱文正的神情裡,她已察覺到朱文正對這門親事的抵觸。

朱文正聽著朱元璋、馬秀英夫妻兩人的殷殷規勸,沉默不語。

若不是他穿越而來,就信了朱元璋的一番“好意”。

朱文正剛剛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確實待如親子,愛護有加,悉心教導,將其當作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

但隨著朱標、朱樉、朱棡、朱棣好幾個兒子出生,朱文正“朱家唯一親人”的身份失去,朱元璋的態度也漸漸變了。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