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正是李蔭部負責旗語指揮的將校,他這一死,高麗軍的陣形越發的散亂。
朱文正提槍在手,渾身如血洗,待奮力衝到李蔭跟前時,朱文正從腰間拔出一支火銃,對準李蔭的位置,扣動扳機。
一銃發射,李蔭麵門中彈,從馬上跌落。
朱文正一銃命中,心中大喜,這把火銃還是他初見叔父朱元璋時所贈,精準度甚好,發射時的威力,雖然不如後世的真正槍械,但突然間使用,也是出奇不意。
元末是火器初始大發展時期,火龍槍、火銃、大小將軍筒、鐵炮、神機箭、火蒺藜和“沒奈何(燃燒性火器)”等火器在元軍中列裝的極多。
朱元璋的軍隊在火器運用上甚有心得,其中大將沐英更是發明了三段擊的戰法。
朱文正一路跟著朱元璋征戰,立功甚多,其中不乏火器的輔助加成,這一回,為了對付高麗軍,他也是拿出了壓箱底的招數。
趙天柱被沈刺陣斬。
李蔭被朱文正射殺。
高麗軍兩員大將,先後死在了紅巾軍的手裡。
軍無鬥誌的高麗士卒建製全亂,也再沒有戰鬥下去的鬥誌,紛紛跪地求降。
這一場紅巾軍與高麗軍的激戰,持續了隻有一個時辰,就宣告結束,一萬麗卒,真正死在了紅巾軍手裡的,其實一千都不到。
除了幸運逃散的兩、三千人外,足足六千俘卒,滿滿的跪滿了整條官道。
“來人,給關平章、毛元帥報捷,就說我沈大將軍,還有朱大將軍大勝高麗狗賊,斬將兩員,斃敵三千,俘敵近萬,兵甲槍械不計其數。”
沈刺意氣風發,大手一揮,喝令。
把殺敵的人數,多報兩倍,這是紅巾軍中的正常操作,沈刺這番話,倒也不算離譜。
“恭喜沈兄早日晉升元帥。”
朱文正聽到沈刺報功時,帶上了自己的名字,心中也是高興。
“文正,你說我們有此大勝,那黃誌善要是聽曉,會不會氣得吐血。”
沈刺聽到朱文正恭喜之言,伸手抹了一把汗水,大笑說道。
軍中將領之間爭功,是常有的事情。
黃誌善從東麵一條道南下,與沈刺走的不是一條道,現在沈刺得了朱文正相助,有此大勝,黃誌善那裡要是什麼戰功都沒有,那就會被沈刺壓過一頭。
“沈兄,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高麗俘卒剛剛交待,還有一支高麗軍跟在後麵,此時還在浿水南岸,我們不如再戰一場,且殺他一個痛快。”
“不過,為穩妥起見,沈兄可賣黃萬戶一個人情,讓他速速前來會合,我們兩軍合兵一處,將高麗北上的主力徹底打挎。”
朱文正提議道。
沈刺這人,彆看莽撞生猛,但性子還真是直爽,也不貪功,值得一交。
並肩作戰,合作愉快,朱文正遂決定和沈刺再殺他一場。
當然,久戰必疲,單憑朱文正、沈刺的人馬,再與安佑的高麗軍作戰,並不是好主意,為防備被高麗軍反擊,朱文正決定把另一個紅巾悍將黃誌善拉進戰團。
“好,首功已是沈某的了,餘下的剩湯剩菜,給點老黃,也沒什麼?信使何在,快去通知黃萬戶,就說我沈刺送他一份大功勞。”
沈刺大手一揮,哈哈大笑。
紅巾軍中,沈刺、黃誌善平時經常爭功,但其實,他們兩個私交並不差,在戰事危殆之時,沈、黃兩部也是互有支援,並肩作戰,是真正的袍澤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