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點點頭,最後命令:“樸、洪兩位將校,負責營門守禦,慶千戶,你和我一起,四處巡營,調度各方。”
“這一次,我紅巾軍得天應命,提前獲悉高麗人動向,並在此紮營誘敵,諸位,此戰,同心同力,必勝無疑。”
朱文正長身峙立,遙望蒼茫中的慈悲嶺方向。
身後紅色的披風,夜風中颯颯飛舞。
隨著各軍將校的命令下達,營中各處安插的火把,包括大帳裡的,隨之一一熄滅。
營寨內由嘈雜喧鬨,漸至闃然無聲。唯有凜冽的大風,拋灑地上的塵土、沙粒,不停息地卷動旗幟、帳篷,發出驚心動魄的響聲。
從踏上朝鮮半島的一刻起,朱文正就一直殫精竭慮,謀想著如何改變紅巾軍覆沒的結局。
現在,決定勝敗的轉折點就要到來。
天命在我。
我命由我不由天。
朱文正接下來,要奮起一搏,為紅巾軍殺開一條血路。
.....
朱文正營寨以南,四十裡。
一支七千人的高麗步兵正在朝北進軍,為首的將領,不是彆人,正是雙城總管李成桂與他的義兄弟李之蘭。
李成桂的父親李子春,官職是元朝的雙城總管,李子春死後,李成桂見元朝漸漸不濟,遂開始向高麗一方靠攏。
這一次,李成桂奉高麗王之命,在上萬戶李芳實麾下任偏將,按照李芳實的謀劃,他們這一支高麗軍的主要任務,就是配合上元帥安佑作戰。
既然不是主力,那自然不用衝在前麵。
正當李成桂在慈悲嶺駐守之時,西京城內,陸續有敗兵潰回,向他們報告高麗軍戰敗,西京可能失守的消息。
李芳實對此自然不信,但隨著敗兵越來越多,最後終於心思動搖起來,決定派一支軍隊下嶺打探。
李成桂、李之蘭剛剛下山,迎麵就碰到了常遇春。
李之蘭年輕氣盛,率軍迎上,結果被常遇春一頓痛毆,殺得狼狽不堪,要不是李成桂及時接應,李之蘭小命就沒了。
常遇春衝殺一陣後,就沒再糾纏,邊打邊撤。
李之蘭追了一陣,打探清楚常遇春的身份後,興衝衝來到李成桂麵前。
“二哥,我聽說,那常遇春是紅巾賊大將朱文正的手下猛將,此賊在這裡出現,定是朱文正就在不遠處。”
“一個時辰前,我領著遊騎截殺了幾個紅巾斥候,他們的身份已經查清,就是朱賊的人,在婆娑城,四兄被朱賊所殺,這仇不能不報。”
李之蘭打馬來到李成桂麵前,氣喘籲籲叫嚷。
“朱賊狡詐,之蘭不可大意,你領一千騎兵探路,我隨後跟進,我們兩支隊伍,相距不超過五裡。”
李成桂眸中精光一閃,流露出凶狠之意。
李子春一共生了四個兒子,李元桂、李成桂、李和、李英,認了一個義子李之蘭。
這五人合稱李門五虎。
本來兄弟齊心,李家在雙城總管府是妥妥的一霸,結果李英折在了婆娑城,這個消息傳回,李家其他兄弟,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