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朱、沈、黃這三支紅巾軍來說,安州之戰前,合起來兵力足有兩萬餘眾,現在連續的戰事下來,力氣透支、身體受傷再加上戰死的,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
加上留守西京,看押降卒需要的兵力,能夠繼續跟隨朱文正南征的,就隻有三千將士。
兵力越來越少。
仗就越來越難打。
這個時候,就急需要毛居敬的支援,這位紅巾上萬戶、都元帥身邊,還有可戰將士一萬五千人,要是能全部征調上來,就能補充折損的兵員,繼續保持對高麗的壓力。
給毛居敬送信的任務,黃誌善這個結義大哥領了去,朱文正、沈刺不用操心後方,隻管一心一意的向慈悲嶺以南進軍。
趁著暫時無戰事的間隙,朱文正差遣了樸惜英從海路回轉婆娑城,向姚廣孝報知大捷的消息。
同時,朱文正的書信中,還提到若是婆娑城的新兵整訓完成,姚廣孝、鄧玉龍可領了新卒前來助戰,婆娑城的守衛,交給樸惜英即可。
樸惜英領了朱文正的命令,哭喪著臉,一副不快的樣子。
他還想著跟隨朱文正南下,殺到開京,好好見識一下高麗王城的繁華富庶,然後再回轉家鄉全羅道,衣錦還鄉,在瞧不起自己是閹人的眾鄉親麵前顯擺一回。
“樸千戶,婆娑城是我們的根基,不容有失。另外,大智戰死了,他的遺體也要送回去,讓他的妻兒見最後一麵.....。”
朱文正將樸惜英叫到跟前,好言寬慰。
這個閹人出身的高麗籍將領,雖然是半路出家成為了紅巾軍中一員,但他心思敏捷,又頗有急智,幾次獻計都頗有成效。
留樸惜英在婆娑城,朱文正相信,憑他的機變,能夠保證後方穩定無虞。
“末將,末將領令。”
樸惜英聽到洪大智三個字,眼眶一下紅了。
洪大智早先就是他的好友,在朱文正奪取婆娑城時,洪大智就是內應中的一個,後來又一同加入朱文正的軍中。
第一次西京之戰,洪大智為樸惜英手下,冒險混入城中,響應奪取城門,立下大功升任百戶。
卻不想這一次在慈悲嶺,洪大智英勇戰死。
作為多年好友,由樸惜英護送洪大智最後一程,是責無旁貸的義務。
“大智的妻兒,你從婆娑城府庫中拔付錢糧供養,不能讓他們流離失所,其他戰死的將士也是一樣待遇,以後.....,若是你我戰死了,希望也能有一樣的待遇。”
朱文正語氣沉重,叮囑樸惜英。
一支軍隊能不能有戰鬥力,關鍵在於將士齊心。
安頓好戰死袍澤的家眷,就是凝聚士卒軍心的重要手段,朱文正不想,他麾下的這些出生入死的將士,在死後還要眼睜睜的看著妻兒父母受苦。
樸惜英紅著眼眶,連連點頭,朱文正的話,讓他心生共鳴,再無什麼不滿。
滿載著紅巾軍死傷將士的大船,從浿水入海,駛往婆娑城所在的鴨綠江畔。
這一刻,夕陽日落,映得江海一片紅彤彤,就如這紅巾軍的旗幟,所到之處,皆是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