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高麗人的詭計(1 / 2)

開京城中,城門緊閉。

高麗留守官員,個個麵如土色,人心惶惶。

城樓上,門下侍中廉悌臣、西北麵兵馬使崔瑩、上將軍金元命、安城君金鏞等高麗留守官員麵麵相覷,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開京此時,實是一座空城。

西京、慈悲嶺兩場大戰,連凶悍的李成桂雙城人馬,都不是紅巾軍對手,紅巾軍連戰連捷的勢頭,讓高麗各府道的勤王軍紛紛退回,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反正,高麗王王祺躲到了江華島,以高麗官員對江華島安全性的判斷,王祺沒有生命危險,那他們還勤個什麼王。

沒有勤王軍前來,開京城中最有戰鬥力的宮帳軍,又被王祺、寶塔失裡調去了江華島,守衛開京的高麗將卒不到一千人。

一千人能乾什麼?

給城外的紅巾軍塞牙縫都不夠。

“紅巾賊,紅巾賊太多了,不是說,他們隻有幾千人嗎,怎麼看上去成千上萬,一個營接著一個營,這可如何是好?”

“都是些苦哈哈的賤種,一個個不得好死。”

“安城君,你說這些話有什麼用,我們現在被困城中,若是城破了,這些苦哈哈賤種進了城,可不會管你是什麼封君?”

一群高麗重臣聚在一起,相互埋怨,商議了好幾天,最後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主動獻城投降。

投降不可恥。

當初蒙古大軍進攻高麗時,高麗朝堂的官員,就有許多來不及跑的,選擇投降,然後被元廷重用,繼續為官。

隻要能保全開京,迷惑住紅巾軍,然後尋找機會,反敗為勝,把紅巾軍趕走,廉悌臣等人就是功臣。

至於說高麗王王祺會不會怪罪,廉悌臣、崔瑩等人不擔心,王祺自己都逃跑了,他們這些留守的官員,能夠堅持到紅巾軍到城下,就已經對得起這一身官袍,對得起王祺了。

商定了獻城投降的意見之後,開京高麗官員們又在誰當使者的問題上,爭執起來。

上一次,高麗戶部尚書朱思忠出使,結果很不幸,還沒見到毛居敬,就被凶神惡煞的朱文正以莫須有罪名殺了。

“安城君,這朱文正聽說是朱元璋的侄子,正好你熟,接洽之事,就交給你了?”

廉悌臣見誰也不接活,最後拍扳決定,派與漢人打過交道的安城君金鏞出城,與朱文正接洽,商談具體的投降條件。

金鏞三年前,領著高麗軍去過江南行省,並參與討伐張士誠,他這個安城君的名號,還是討伐張士誠有功而得。

“廉侍中,這話說的,我和朱元璋都不認識,怎麼可能熟絡,我當初打交道的,是鹽販子張士誠,不是要飯的朱元璋?”

金鏞漲紅著臉爭辯,但其他高麗官員卻完全不理會,隻管下令放下吊籃,將金鏞送出城外。

死道友,不死貧道。

崔瑩等去過中原的高麗官員,目送金鏞一步步前往紅巾軍軍營,心中為他默哀,祈禱他的運氣比朱思忠要好。

......

紅巾軍大帳內。

朱文正剛剛會見完幾個響應舉事的高麗當地義軍首領,正在閉目養神。

紅巾軍兵入高麗,能夠團結的對象,就是這些響應的義軍,而為了讓義軍與紅巾軍並肩作戰,朱文正拿出了階級矛盾的理論武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