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你知道一個大比兜子對一個劫匪有多大的心理傷害嗎?(1 / 2)

馬車車輪行駛在管道上的哢噠聲不絕於耳,饒是再平的官路也讓張偉有種顛簸的暈厥感,特彆是他還是在看著書的情況下。一時間讓他有種夢回前世坐在滿是人的汽車上看手機的感覺。

暈,惡心,想吐……

把《五域雜事記》放到一邊,張偉掀開馬車的側簾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這才讓自己難受的感覺好上了不少。

“也不知道那些高高在上的修仙者坐在傳說中的行天樓船上的時候,會不會也有跟我一樣的感覺。”

張偉覺得大抵是有的,畢竟有的世界連超脫者都有恐高症,想著給自己的飛劍安護欄呢。我這修仙者怎麼就不能暈車暈船了呢?

這時候車隊已經行駛到了一處山坡之上,透過車窗張偉正好可以看到更遠方的天空。

“也不知道五域之外會是什麼樣,會不會金丹遍地走,元嬰不如狗。”張偉此刻無不惡意的想到。

按照五域雜事的記載,現在張偉所在的這片地域雖然廣闊,但卻也隻是一片被迫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罷了。

現如今玉龍山、血楓穀、百草閣、祭山宗、玲瓏島這五個每代都可以穩定培養出金丹真人的宗門並稱為五大上宗,在天地大變後共同統治了這七十三國數千年的時間。並根據各自的方位將七十三國劃分為了五域。張偉所處的雲國便在東海之濱的玲瓏域,隸屬於玲瓏島。

按照地圖來看,五域整體上算是個半島形態的大陸,在大陸北方和西方,是一條將整個五域與外界分割開來的龐大無比的山脈。喚作截仙山脈。

山脈內靈機充斥的同時也充滿了各種妖獸的痕跡,甚至在深處還有傳說中古妖的存在。

也正是因為如此,五大上宗對於這片山脈的探索程度一直都不高,幾千年來也不過是進入截仙山內不足萬裡的區域。再深入便是各種強大的妖獸的領地了。饒是五大上宗想要繼續開拓都得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拳頭夠不夠硬。

這就直接截斷了五域從西北兩個方向探索的可能。截仙之名也由此而來。

但即便如此,這已經探索出來的萬裡截仙山脈也蘊含著無數財富。靈藥、靈礦乃至於妖獸每年都吸引了不知道多少散修和宗門弟子舍命一搏。

五大上宗的玉龍山、百草閣、祭山宗這三家宗門以及不知道多少中型小型的宗門或者修仙家族更將駐地都選定在了截仙山內,依托著截仙山脈內存在的那大大小小的靈脈保證自己的修行和傳承。

而在五域的東方和南方,則是一片漫長的海岸線,接連著無儘汪洋。

大海對麵有沒有其他的文明或者修仙者存在,張偉不知道,甚至就連那早就破滅的,對海洋鑽研最深的靈瑚仙宮也不知道。

據說天地未發災劫時,曾有靈瑚仙宮的一位元嬰老祖攜麾下一尊金丹靈獸遠赴海外,想要一探究竟。

然而僅僅半年後,這位元嬰老祖的靈獸便重傷而歸,帶回來的還有那元嬰老祖的半截手臂。

至於那金丹靈獸,隻留下了一句“東海有真龍,吾等不可冒犯!”的話後便直接身死道消。

至此之後,深海便成為了五域七十三國的禁忌,即便是現在接替了靈瑚仙宮東海霸主地位的玲瓏島,更是不敢派遣人馬深入海洋,最深不過涉海兩萬裡,便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西北兩側是綿延無際的群山,東南兩側是無儘汪洋,兩者還都是那種蘊含著無儘危險的大凶之地,直接將這五域七十三國變成了一座牢籠,困住了數千年來無數想要跳出這片藩籬的修士。

這無疑是十分憋屈的,給人一種被圈養的屈辱感。然而張偉從看到,從有記載的上萬年曆史跨度中,這兩道給人無限危機的枷鎖卻從沒有對五域發起大規模的入侵。

就算是截仙山脈的獸潮,禍害的範圍也不過是局部一兩個國家罷了。總體上而言算是相安無事。這也是為何,雜事記的作者會自嘲這五域會是“世外桃源”的原因。

“唉……提前知道這些,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張偉輕歎一聲道,畢竟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當初對修仙還不清楚的時候,他這個張家二老爺在整個雲國都算到上是上流人士了,他的視野也最多覆蓋到周圍幾個國家。

而在看完這本書,見識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也依然有著局限後,心中便湧現出一種無法言說的絕望感。

但很快張偉又自嘲一笑,心道:“我這也算是鑽進牛角尖了,這些距離我這個煉氣初期的小卡拉米來說太遙遠了,根本就不是我該操心的事啊!”

這時候在新鮮空氣的刺激下,張偉感覺自己又好了不少,於是就轉而拿起了另外一本書。

《五行寶術錄》

咒跟術不一樣,雖然都是技能。但咒更多的是功法的延伸。咒隻有跟功法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

術就沒這種要求了。

而且施展的法術對於靈根的屬性並沒有什麼要求,因為法術本質上都是對靈氣的變相運用罷了。但修士施展與自己靈根屬性相對應的法術肯定會更更加輕鬆寫意些,威力也會更大。

而且說是寶術,但其實都是一些廣泛流傳的五行小法術罷了。但勝在實用,無論是居家旅行亦或者是接受凡人供奉幫他們解決麻煩,一本五行寶術基本可以解決百分之九十的問題。

比如照明用的明光術,催生糧食用的神農術,清除體表汙穢的淨身術。可以說小到生活做飯,大到毀屍滅跡,這五行寶術錄上全都有!

其中最讓張偉中意的便是避免他人看穿修為和感知的斂息術了,這玩意得常練啊!

“看來天地大變還是有好處的,至少讓這些知識都普及起來了。”張偉講了個對於修仙界人士來說十分地獄的笑話。

要知道,就是因為數千年前的天降黑雨和穢石流星,才拉開了整個修仙界沒落的序幕。讓現在無數凡人欲求仙路而不可得,也讓絕大部分的修士受限於資源的匱乏而無法晉升到更高的境界。

甚至因此滅亡的宗門都不知道多少家了。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原本被各大宗門限製的功法法術也在他們滅亡後逐漸流傳開來,哪怕絕大多數受限於時代原因無法修煉,比如張偉現在正在修煉的《天雷煉神訣》。

但剩下的一部分也極大的豐富了底層修煉者的技術儲備。甚至讓一些幸運兒有了逆天改命的機會。

而就在張偉揣摩術法奧妙的時候,車隊前方的道路上,一隊腰間跨刀的馬匪已經等候多時。

當張偉的車隊出現在他們視線中的時候,為首的刀疤臉壯漢頓時發出了一聲獰笑。張弓射出一支箭讓整支車隊停下,然後說出了那句在諸天萬界都流傳甚廣的話。

“逮!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馬車突然停下,讓張偉在慣性的影響下身體不由的向前一個踉蹌,腦袋差點撞到了馬車的棚頂。

接著還不等他生氣,就聽見外麵傳來了陌生的呼喊聲,尤其是聽清楚內容後更是差點讓他沒繃住。

“我去,還真遇見劫道的了。我這也沒吃火鍋唱歌啊。”張偉吐槽道。同時也暗中鬆了口氣,幸好他當初讓張雄多安排了一手,不然的話以他剛煉氣的實力,遇上大隊劫匪也照樣得溜。

不過什麼時候,劫匪都敢在官道上光明正大的搶劫了?附近巡查的官兵都眼瞎了不成!

想到這裡,張偉將馬車的車簾拉開了一個邊角,觀察起對麵那隊馬匪來。

馬匪的裝備參差不齊,有的甚至還拿著木棒,穿著也是邋裡邋遢,除了為首的那幾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壯漢,其他的一看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可謂是充滿了封建時代的黑道特色。

不過為首的那位壯漢氣息沉穩,呼吸綿長,坐在馬背上一動不動。典型的綠林高手的形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