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甚至完全不把皇族放在眼裡。
李世民曾經為自己的三子李恪,求娶崔氏嫡女,結果被崔氏斷然拒絕。
你看,他們是真的看不起暴發戶出身的李氏。
而現在,他們從最近的科舉變革之中,發現了危機。
五姓七望,家族本族勢力,分散在各處。
但是他們每一家,在長安城中都有宅院,有在家族中舉足輕重的嫡係子弟坐鎮。
他們的任務,就是時刻關注朝堂動向。
在有意外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們七家,能夠及時的溝通聯絡,製定出最佳的應對方案。
在科舉改革的政令下達之後,這七大世家,馬上坐到了一起,商討對策。
他們聚集的地方,便是在王家。
而王家的當家之人,便是王倫。
此時,崔家崔護不由說道:“李二這一手,玩的高啊!這科舉改製,分明就是衝著我們世家來的,他這是,要動搖我們世家的根基啊!”
盧新接口道:“不錯,我世家之人才,大多在朝中為官,方能把控住局麵。”
“但是,一旦讓越來越多的寒門子弟進入朝堂,他們豈有不仇視世家,不打壓我們的道理?”
“一旦到了那時,我們世家,怕是危險了啊!”
李宗歎息一聲說道:“其實,最可怕的,反倒是家族中的人,思想固話,固步自封。”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參加科舉,認為和哪些寒門子弟一起參加考試,沒的玷汙了他們的身份。”
“殊不知,大家都不參加科舉,以後朝中我世家為官之人,將會越來越少。一旦失去了官場,世家又能繁榮多久呢?”
“而如果我世家的才俊願意科舉的話,哪些泥腿子,又怎麼能夠競爭的過我們呢?”
鄭經說道:“李兄所言極是,但是縱然是你我,怕也不肯去參加科舉吧?”
“這種風氣,倒是可以慢慢改變。而為今之計,還是要封鎖文化,讓哪些泥腿子,不要再癡心妄想。”
“縱然有一二個漏網之魚,等他們為官之後,也有的是打壓的辦法。”
“這些賤民,都是刻在骨子裡的,他們也想翻身?真的是癡心妄想。”
“不知你們可有好的策略來封鎖文化,讓那些泥腿子,永無出頭之日嗎?”
李宗微微一笑說道:“辦法自然是有的,不過,這個就要靠王兄出力了。”
王倫不由說道:“噢?李兄計將安出?如果我王家能做到,一定義不容辭。”
李宗笑道:“其實很簡單啊,你們王家不是賣筆墨紙硯,刻印書籍嘛!”
“隻需要你們將筆墨紙硯和書記的售價提高,讓那些泥腿子買不起不就成了嘛!”
“他們沒有紙沒有筆,就連書都沒有,他們又怎麼能夠翻身呢?”
鄭經拍手笑道:“李兄此計妙極!並且,我們各家呢,還可以從先生方麵想辦法。”
“我們各家,將哪些名師,全部都拉攏過來。”
“讓那些寒門子弟,沒有名師交代。他們想要自學成才,真的是癡心妄想。”
四書五經,晦澀難明,沒有名師,自學是肯定沒辦法領悟經意的微言大義的。
隻要世家從筆墨紙硯再加上先生方麵進行封鎖,寒門子弟,還真的難以出頭。
而隻要寒門子弟不能出頭,那麼朝堂,還不是任由他們世家來把控嗎?
大唐的世家,可不止他們五姓七望。
他們隻是最大的幾大世家而已,隻要他們出頭,必定能夠聯合其他所有世家。
形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封鎖網,網住寒門子弟的上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