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生就對李世民說過,不但有,並且還有很大的可能。
李世民向蘇長生詢問如何防範。
蘇長生沉吟一番之後說道:“既然蜀王在益州,不如讓蜀王當一個誘餌。”
當然了,益州並不和吐蕃直接接壤,距離吐蕃還有段距離。
蜀王在益州的話,吐蕃很難直接抓住蜀王。
既然如此的話,索性直接讓蜀王到鬆州去。
鬆州直接和吐蕃接壤。
並且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吐蕃就攻擊過鬆州,雙方在鬆州,還打了一仗,最終吐蕃大敗。
所以,蘇長生推算,隻要蜀王出現在鬆州,吐蕃進攻嵩州的幾率,至少達到八成。
與此同時,蘇長生帶領三百護衛——三百六十護衛,比武的時候,陣亡了十幾人。
比武之後,死亡加重傷之人,達到幾十人。
現在護衛還剩下三百人。
蘇長生帶領他們,悄然來到鬆州,和蜀王李恪回合。
此時,李恪早已手持令符,將周圍各府的兵馬,調集到鬆州。
目前,鬆州聚集了大約五萬兵馬,並不是吐蕃得到的情報上的數字,不足一萬兵馬。
而李恪在和蘇長生一番商議之後,他們都不願意將決戰的地點放在鬆州城。
因為鬆州城無險可守,他們隻能被動的防守,很難防守的住。
並且,一旦將絕戰第放在鬆州城的話,那麼鬆州城附近的百姓,他們就沒辦法進行庇護,必然會遭殃。
這一點,是蘇長生和李恪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既然如此的話,哪就乾脆將絕戰地,放到邊境的甘鬆嶺好了。
甘鬆嶺地形險峻,山上有茂密的鬆林,這個地方,十分便於設伏。
他們還可以在甘鬆嶺外,進行伏擊吐蕃士兵。
選擇好伏擊的地點之後,他們就不斷的做著準備。
等吐蕃大軍來到甘鬆嶺的時候,他們已經在這裡布置了半個月的時間。
吐蕃的斥候,一來是根本就沒有料到,這裡會有唐軍把守。
二來唐軍是提前半個月來的,這個時候,痕跡早已看不清楚。
因此,吐蕃的斥候,絲毫沒有發現他們的存在。
現在,他們的謀劃已經成功了。
李恪不由向蘇長生問道:“先生,他們已經上當了,我們現在是先放火還是先出擊?”
蘇長生走到一個特殊的觀察裝置,觀察了半晌之後說道:“先出擊,他們的中軍才剛剛進入甘鬆嶺,先再等一等再說。”
蘇長生設置的那個裝置,類似於潛水艇用來觀察水麵上情況的鏡片。
通過一番巧妙的設置,能讓他在這裡,就能觀察到甘鬆嶺另外一邊的情況。
當然了,因為工藝的問題,並不能看的十分清楚,然而看個大概,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聽到蘇長生的話之後,李恪點頭,然後馬上命士兵出擊。
伴隨著李恪的命令,草地上迅速爬起一萬唐軍,他們拿起武器,迅速向土坡衝殺過去。
此時,正頂著箭雨向土坡發出衝鋒的吐蕃士兵,頓時就傻眼了。
我曹你個七舅姥姥的啊!
我們衝鋒的人,現在還剩下頂多三千人了,你們一下子殺過來一萬人?
這不是欺負人呢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