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招其實也是雙刃劍,可以傷人,也有可能傷己啊。”
大唐的鹽業,初期並不收稅賦,鹽業大權,掌控在世家手中。
隻要五姓七望想斷掉鹽的供應,整個大唐,都會處於缺鹽的狀態。
而鹽是生活必需品,一旦缺少鹽,人的健康就會出現問題。
這一招可以說十分狠辣。
但是如果世家敢用這一招的話,整個大唐,固然會經曆一次大動蕩。
但是事後,朝廷必然會收回鹽業,由朝廷專營。
而這樣一來,世家的損失就大了。
因為鹽業真的是暴利行業,他們可不想丟掉這一塊肥肉。
盧氏族長搖頭說道:“鹽業不妥,這一招,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啊!”
“我覺得,用生絲和布業怎麼樣?衣食住行,對民間的影響同樣極大。”
唐朝的絲織品和絲綢,已經達到十分繁榮的地步。
唐朝的絲綢和瓷器,一半是國內的富豪享用,另外一半則是出口換外彙。
而養蠶和織布這兩個行業,養活了許多從業者。
如果他們在這兩個行業出手的話,會造成許多人失業從而失去經濟來源。
那麼這些人就要麵臨活不下去的境況,到時候勢必會造成大量的混亂。
而生絲和織布等生意,全部都掌控在五姓七望等人手中,價格他們可以隨意定。
這就導致,就算朝廷或者是其他富商,想要來救市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整個大唐,又有誰有他們五姓七望的底蘊更加的豐厚呢?
想要和他們比經濟實力,整個大唐都找不出來。
盧氏家族的計謀,得到了其他家族的一致認可。
……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
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
不知誰家子,調笑來相謔。
妾本秦羅敷,玉顏豔名都。
綠條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顧,況複論秋胡。
寒螿愛碧草,鳴鳳棲青梧。
托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
李白的這首陌上桑,描述的就是養蠶的盛狀。
當然了,蠶春秋都能養。
而最近,就是收獲秋蠶的季節。
但是令一眾養蠶戶手足無措的是,市場上,蠶繭的價格暴跌。
原本十文錢一斤的蠶繭,現在價格居然跌落到了三文錢一斤。
這個價格,他們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啊。
如果按照這個價格出售的話,他們全家人都要吃土了。
麵對這個價格,他們欲哭無淚。
他們央求哪些收購蠶繭的商人,但是商人一口咬定,現在整個大唐,都是這個價格,多一文都不會多出。
他們試著去彆處打聽價格,但是他們打聽到的是,彆處蠶繭的價格,同樣是三文錢一斤。
現在,所有的養蠶戶抱成了一團。
如果蠶繭不漲價的話,他們就堅決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