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蘇長生將三百死神軍團埋伏到了東側。
因為東側是唐軍倒數第二道防線,絕對不能被突破。
三百死神軍團戰鬥力驚人,成功將吐穀渾大軍逼退。
而現在,就看這五千士兵能不能頂住吐穀渾士兵的衝擊了。
如果能頂住,那麼所有吐穀渾士兵,一個都休想逃掉。
如果頂不住的話,其實這支吐穀渾士兵也廢了。
他們所剩下的,尚且不足一萬兵馬。
即便再招兵買馬,他們也不敢繼續和唐軍對抗。
要麼臣服,要麼就隻能背井離鄉,一路向西,尋求一絲活路。
雙方鬥智鬥勇,打到現在,其實這才是雙方真正正麵交鋒的一場硬仗。
一場定輸贏,一場分生死。
當然了,定的是吐穀渾一方的輸贏和勝負。
而對大唐來說,他們其實已經勝利了。
不過,眼前這五千大軍,其實仍然是有一定的危險的。
不管是席君買率領的三萬大軍,還是另外兩側合計一五五千軍隊,他們趕過來,都需要一些時間。
現在就看著五千人,能不能頂住吐穀渾士兵這段時間的攻擊了。
這五千人,是由倭人組成的大軍。
現在,考驗他們的時候到了。
雙方的戰鬥,異常激烈。
單兵素質上,雙方算是持平。
倭人的身材普遍矮小一些,吐穀渾士兵更加高大。
但是倭人經過專業訓練之後,在單兵素質上,已經能夠和吐穀渾士兵持平。
但是在裝備上,雙方差距可就太大了。
唐軍的裝備,在精良程度上,領先了吐穀渾士兵方麵,不止一個檔次。
在軍紀和陣型上,也是倭人士兵這邊更加嚴整,因為他們受過更加嚴苛的訓練。
現在唯一讓蘇長生擔心的,倒是倭人士兵這邊夠不夠狠,會不會退縮的問題了。
當初蘇長生在倭國作戰的時候,他麵對的倭人士兵,其實是有些不堪一擊的。
就不知道現在,他們能不能有所改變。
戰場的局麵,有些出乎蘇長生預料。
吐穀渾方麵,是哀兵,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
衝過去了,可能能夠活下來。
衝不過去,隻有死路一條。
所以他們發起了不要命的衝鋒。
這個,蘇長生是能理解的,哀兵必勝嘛。
但是令蘇長生沒想到的是,吐穀渾方麵士兵狠。
而倭人士兵更狠。
他們死戰不退。
而雙方在綜合實力上,還是倭人士兵占據一些優勢的。
他們不但完全頂住了吐穀渾方麵的衝鋒,甚至還正在緩慢的向前推進著殺戮。
他們怎麼這麼勇敢?
當初在倭國的時候,也沒見他們這麼勇敢過啊?
如果當初他們這麼勇敢的話,那時候的蘇長生還真的要費一番功夫。
不過這個倒也是能夠理解的,這些人,往往在當狗的時候才會更加凶猛。
倭人士兵頂住了吐穀渾方麵的進攻,並且還占據了主動。
而身後,已經隱隱傳來唐軍鐵蹄的聲音。
這一刻,吐穀渾方,終於頂不住了,他們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