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演員空缺?NO!(1 / 2)

作為華夏知名男藝人,黃壘也算是少年成名了。

90年考入上京電影學院表演係,同年,就出演了吟詩達人陳楷戈執導的電影《邊走邊唱》。

之後更是憑借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的徐誌摩一角,將一個多情而又冷酷,深情而又絕情的民國風流人物演繹得淋漓儘致,從而為全國觀眾所熟知。

可以說,如今的黃壘,在影視圈中就是一個獨樹一幟的存在——高學曆、形象好、不貪圖名利、發展穩健有格,影視歌三棲輕鬆拿捏,一派儒雅知識分子的藝術形象。

這時候的他,還並非是後期那個上多了綜藝節目,逐漸變得“油膩”起來,理所當然選擇吃“老本”,演什麼都像是“中年煮夫”的“綜藝撈錢王”。

對於自己的演藝事業,他還是有所追求的。

隻可惜如今的華夏影視圈,僧多粥少。

雖然前幾年的《英雄》算是徹底掀開了華夏電影“大片時代”的序幕,但如今的電影圈中,能夠扛起票房,獲得投資人信任的,依舊還是那些北上的港圈明星。

而像黃壘這樣的知名中年演員,想要開工,很簡單。

但想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同時還能幫自己突破固有觀眾印象的好電影項目,並且還能夠參與其中,擁有合適的番位,那就很難了。

所以即便是對王皓的執導能力依舊有所存疑,黃壘也著實是有些舍不得這個項目。

當然,即便是再喜歡,他的臉上也並不會表現出來。

畢竟是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又是科班出身,那些所謂的好劇本,好電影,他都不知道看了多少。

拍電影是個係統性的工程,是個團體行動,並非是光靠一個好劇本就能成事的。

導演的水平、團隊的默契程度、資金的多寡,乃至於上頭的政策風向……

這些都能夠影響最終的成片質量,在這一點上,王皓這個大四的導演係學生,可並不能給人絕對的信任。

“那你這電影投資都到位了嗎?”

心中還有所顧慮的黃壘忍不住問了一句,王皓則是信心滿滿地點了點頭。

“資金問題您就放心好了,絕對沒問題。

當初我在寫劇本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一點,特意選擇了這種場景單一的獨角戲,好節約拍攝成本。

再加上劇組人員也能直接從校內招攬,設備也能向我們學校的青影廠尋求幫助,整個片子拍下來,其實要不了多少錢。

不說彆人,以黃老師您的身家,投資這一部電影也是綽綽有餘了。”

“嘿,你這混小子,主意都打到我身上來了。”

黃壘笑罵了一句,不過他也知道,王皓這話倒也沒錯。

光是看這劇本,經驗豐富的他就已經可以大致推算出整個拍攝過程所需要的資金數量了。

絕對不會超過50萬!

而且這還是算上了他這個大牌的片酬開支,若是去掉這一項的話……

等等,打住!

黃壘搖了搖頭,瞬間就終止了自己的這個瘋狂想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