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科幻電影宇宙(2 / 2)

它是開放且包容的,讓電影不再聚焦於某個人物或是故事本身,而是利用鏡頭,通過熒幕,讓觀眾們可以窺探到另一個新的‘宇宙’。”

王皓興致勃勃地訴說著自己的野心,如果換做是旁人,他在講解這些概念時,或許還會有所隱瞞。

可坐在自己麵前的是絕對可以信任的舅舅,他就真的有些不吐不快了。

“過去的係列電影模式,無論是在華夏、香江,還是在海對麵的好萊塢,大多都遵循三部曲的模式,一部電影成功之後,製作組見到有利可圖,再接著拍攝續集。

這往往就導致了一個問題,一個角色的重複出現,一種故事的反複上演,觀眾會產生膩煩感,續集電影的成績低於首部電影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但在我的構想中,‘電影宇宙’的敘事卻並非是和傳統係列電影一樣的線性發展。

它是一種樹狀的,由點及麵的,多維度,多空間的電影模式。

‘科幻電影宇宙’更像是一個和我們地球類似,但時間線更加靠後,屬於未來的完整宇宙。

在這個電影宇宙中,也有一個地球,而在這個未來的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著不同的奇特故事。

我所拍攝的電影,甚至是未來有可能會拍的電視劇,就是將這些故事展現在熒幕上。

通過初始的這個角色……”

王皓伸手點點了放在桌上的那冊劇本。

“引出一名配角,再讓這名配角,出現在另一部電影中,承擔不同於前一部電影的角色定位,並且再引出新的角色。

這樣,觀眾就可以在不同的劇集裡,看到這個角色在不同劇情下的成長改變。

而這些不同的作品、係列,又擁有著相同的世界觀和曆史背景,處於同一個宇宙之中。

所以在不同主角的電影裡,或許就會擁有著同一家公司,同一棟建築,這些不同的主角,也有可能會聽說過對方的名字和故事。

甚至有可能,當這個宇宙的地球遭遇某種危機時,之前不同故事的主角,也會團結在一起,共同麵對這巨大的危機,齊心協力聚集起來一同解決問題。

這種感覺,就好像種下一顆種子,然後將其澆灌,看著它開花、結果,長成參天大樹,整個過程,都會讓觀眾十分期待,甚至是投入莫大的感情。”

一口氣傾訴完自己的創作理念,即便是王皓,都有些激動不已。

沒有人能夠比他更清楚“電影宇宙”的威力了。

在他穿越之前的未來世界,好萊塢的數個電影公司,都在積極嘗試著構建屬於自己的“電影宇宙”。

《漫威電影宇宙》、《DC擴展宇宙》、《怪獸電影宇宙》、《環球黑暗宇宙》、《招魂宇宙》、《蜘蛛俠宇宙》、《星球大戰宇宙》……

當然,其中真正做得比較成功的,也僅僅隻有漫威的超英電影宇宙罷了。

而漫威電影宇宙的起勢,還要等到2008年,也就是3年以後的《鋼鐵俠》真人電影正式上映。

至於一飛衝天,那更是得等到《複聯1》裡眾多超級英雄集結到一起不可。

在這之前,是沒有“電影宇宙”這個概念的,有的也隻是係列電影。

王皓如今提出“科幻電影宇宙”的概念,可以說就是這個世界的第一人。

當然,那是在他的“科幻電影宇宙”能夠成功構建,並且票房口碑不錯,可以一直拍下去的情況下。

這個世界的人畢竟是崇拜強者的,隻有成功之人,才能獲得聲望。

想要成為“電影宇宙”這個概念的創始人,他可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