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王皓用不上這個,他也需要把完整的分鏡頭腳本畫出來,最起碼這樣能夠減少正式拍攝時與劇組人員溝通的時間。
隻有把前期的準備工作都做到位了,後期實際上手時,才能夠更加從容不迫,並且合理的節約成本。
這,同樣也是電影工業化的一種表現。
當然,王皓把腳本大致畫出來就夠了,更多的細節,他都交給了李魁去豐富和完善。
既然招攬了兩個手下,那自然就得多給他們找點活乾不是。
反正也沒開工資,那不更得玩命的指揮。
所以李魁忙於完善分鏡頭腳本,張揚也沒閒著。
王皓把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那就是聯係木工製作貫穿了整部電影的道具——棺材。
而且不是製作一個,是製作整整七個!
畢竟想要在狹窄的空間裡表現出更為豐富的空間感和層次感,讓觀眾不至於覺得枯燥與乏味,那就得巧妙地利用燈光和鏡頭角度的變化,施展光影與空間的魔法。
將每個棺材都拆掉不同的一麵,如此一來,就能讓攝像機從前、後、左、右、上、下等不同的角度進行全方位環繞式的拍攝。
再配合上火機、手機顯示屏、熒光棒等不同亮度的光線,以及令人恐懼的黑暗,一個空間狹小的棺材,也能變成沒有邊界的光影迷宮。
至於為何不使用一個板塊可以活動的棺材?
幾個木製棺材才多少錢,與其反複拚接布景浪費時間,不如多花幾百塊錢,節省下來的時間可比這幾百塊錢更金貴。
安排好了兩個手下的任務以後,王皓這才有時間繼續編寫項目策劃書。
好在他拍的是電視電影,受眾和播放渠道已經固定,倒是不用再考慮宣傳和發行的問題。
十幾頁字的策劃書,更多的還是在闡述科幻片這一稀少類型對於電影頻道的政治意義。
王皓前世也曾嘗試著考過編製,雖然沒上岸,但對於官方領導們看重的是什麼,他可以說是心知肚明。
對於電影頻道的那些領導們來說,錢不錢的其實還無所謂,畢竟幾百萬而已,對於廣告收入頗豐的電影頻道來說不算什麼,反正也不是自己的錢。
反而是擁有一份可以寫進年底工作彙報總結裡的新式政績,才是最要緊的。
依照著這個思路,王皓熬了一個通宵,連夜趕出了一份有針對性的,可以提交給電影頻道的項目策劃書。
“呼,還是年輕好啊!”
忙碌了一晚上的王皓從座位上站起身來,走到陽台上活動了一下筋骨,隨著他腰杆的扭動,骨頭都接連發出劈裡啪啦的脆響。
感受著身體裡麵依然旺盛的精力,這是前世三十幾歲,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王皓所不敢想象的。
如此優越的條件,若是不好好把握,簡直是暴殄天物。
稍稍舒緩了一下,王皓也沒有補覺的心思,直接就跑到宿舍樓下的小超市,將項目策劃書打印了好幾份,並且裝訂成冊,接著就馬不停蹄地向著電影頻道的辦公大樓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