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來自未來的科幻道具(2 / 2)

例如那手機背後的攝像頭型號,內部的電池規格,大致的內部結構布局,外殼所使用的材質、顏色,屏幕的分辨率。

這些張揚都儘自己所能的進行了猜測與標注。

雖然這些標注的數據在王皓看來還有些謹慎,不夠大膽,而且相關的參數也不會反映到電影中,但張揚的這種認真、細致,還有對科幻電影的熱忱,都讓王皓對他十分滿意的。

科幻電影的製作,要的就是這份細致和嚴謹。

不說彆的,就王皓所知,前世郭凡導演在拍攝《流浪地球》時,光是概念設計圖,都畫了3000多張,小到主角個人的生平介紹,大到行星發動機的各個部件,力求建立一個真實、完善的科幻新世界,好讓觀眾能夠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活埋》雖然不是《流浪地球》那樣的大製作,但也是“科幻電影宇宙”的一部分,這種細微之處的設計,自然也要力求完美。

“不錯,很好,不過這些參數方麵,還可以寫得更大膽一點,畢竟是科幻片,誇張一點也無妨。

而且這隻是硬件,電影中還需要反應出手機的配套軟件功能,像語音視頻通話、地圖定位、百科查詢,這些最好是都能體現出來。

我們得讓觀眾在看到的第一眼就大受震撼,同時也得讓他們覺得,電影中的這些科技,未來說不定真的會發生。

隻有這種真實的質感傳遞出去了,我們科幻電影中的‘科’字,才算是立住了,不至於淪落為‘掛羊頭賣狗肉’的驚悚片。”

張揚認真地聽著,同時將王皓所講的這些都記在了本子上,時不時還會提出自己的疑問。

對於他來說,這次拍攝《活埋》的過程,可以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曆。

他以前甚至都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這個一起住了這麼多年的舍友,竟然會如此深藏不露。

他甚至可以說,王皓對於科幻電影和商業化電影的認知,或許比學校裡的許多老師都來的更加深刻。

至少跟著他乾活的這段時間裡,張揚自認為是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對於電影拍攝中的‘手機’道具,你有什麼想法?”

講解完的王皓此時又問了一句,張揚思索了片刻,然後說道:

“關於‘手機’道具的事情,我是這麼想的。

首先真手機我們肯定是造不出來,特效的花費也不少,所以模型道具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方麵我有以前玩模型的渠道,可以找些小工廠代加工一下外殼什麼的,關鍵是手機顯示的那些內容。

按照你劇本上所寫的,需要出現撥打電話,地圖定位,視頻通話,百科搜索等畫麵。

我們也沒有真手機,這個如果不上特效的話,那就隻能提前製作好相應的視頻,然後在拍攝過程中掐點播放,讓演員配合一下了。”

“這個方法可以,就這麼辦。”

王皓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他的想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