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順利的開始(2 / 2)

“表演沒問題,攝影和聲音怎麼樣?”

“導演,攝影沒問題!”

“導演,聲音沒問題!”

王皓聞言站起身來,沉默了片刻,在所有人緊張的注視下,最終咧嘴一笑,大聲喊道:“好,這個鏡頭過了,下一條!”

所有人都鼓起了掌,這幾分鐘的一個長鏡頭,能夠一次就過,無不說明他們之前的那麼長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就是屬於勞動的喜悅。

而且即便是不迷信,能夠第一條就順順利利,大家也都認為這是個好兆頭。

可惜這種喜悅也隻是極為短暫的,開機後的每一秒,他們都是在與時間賽跑。

王皓的命令在繼續,依照著分鏡頭腳本,攝影組的人開始搬動攝影機,調整機位。

李魁親自掌機,兩條從大褲衩子裡伸出的大毛腿,叉在黃壘的身邊,控製著鏡頭,和收音的話筒一齊俯視著他。

“《活埋》第一場,第一鏡,第二條,開始!”

“啪!”

膠片繼續緩慢地轉動著,王皓坐在監視器後麵,表情依舊嚴肅著,雙眼也一眨不眨地盯著監視器,內心卻並不像剛剛那麼緊張了。

都說一回生二回熟,最艱難的第一步都已經跨過去了,接下來他也隻能撒著歡地狂奔向前,無法回頭了。

現場在王皓的監視下,就這樣以極其絲滑的程度向前推進著,所有人都像是上滿了潤滑油的齒輪,待在自己該待的位置上,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不敢有絲毫懈怠。

一切都是那麼流暢,這也給予了所有人不一樣的感受。

演員順著劇情,演得酣暢淋漓,一遍就過,仿佛深深陷入了進去。

工作人員也都很是輕鬆,對於自己的任務成竹在胸,現在該做什麼,下一步該做什麼,完全無需他人提醒。

都說“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一刻他們才終於明白,一個劇組能夠擁有一個好的導演,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幸運。

是的,《活埋》劇組能夠以這種效率運轉下去,完全就得益於導演王皓那做到極致的準備工作。

他和李魁所做的那冊分鏡頭腳本當中,已經都明確標注了需要的布光效果,攝影機的擺放位置,以及具體的運鏡方式。

而且關鍵是這些東西言之而有物,都是王皓利用金手指,在大量參考了《活埋》和《箱子》這兩部原作的拍攝手法後設計出來的,並非是憑空臆想。

因此現場的工作人員在初期的嘗試後,就發現他們完全可以相信導演的分鏡頭腳本,根本就不需要現場再進行分析。

如此一來,隻要作為主演的黃壘不出問題,他們一天的拍攝進度,就抵得上其他劇組的三、四天。

如此快的速度,即便是那些青影廠借調過來的技術人員,也不禁對王皓的導演水平讚歎不已。

要知道,他們曾經合作過的知名導演也有不少,可是像王皓這樣,高效到仿佛像是一台機器的,那也是絕無僅有。

或許也就隻有一向以速度而聞名的香江劇組,才能和他比一比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