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的華夏影視圈,很多導演往往就喜歡將自己擺到創作者和藝術家的位置上,卻忽略了自己作為一名項目管理者的重要性。
一個上百萬的影視項目,如果管理者自己都沒有管理意識,不懂管理方法,那麼反映到作品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混亂”。
拍攝現場混亂如麻,電影故事內容雜亂無章。
更有甚者,當一個導演連管理權利都掌控不住時,他這部電影裡也很可能會摻雜著不屬於他的東西。
很顯然,作為新人導演的馬博,就犯了這麼一個最為致命的問題。
雖然他已經極為謹慎地選擇了青春愛情片這個最為穩妥,對於新人也最為友好的電影類型,但其故事內容依舊還是太為臃腫了。
作為男主角的羅晉,高考畢業之後,和青梅竹馬考入了京影學院,然後又在這裡遇到了自己的一見鐘情白月光,一男兩女糾纏不斷,有甜蜜也有悲情。
光是這部分的內容,就已經涉及到了一個成熟的三角虐戀故事,值得大書特書了。
可縱觀整部電影,馬博這位導演卻似乎還不滿足,又繼續向其中注入了不少其他的支線內容。
青梅竹馬、三角虐戀、奮鬥、潛規則、紙醉金迷、命運痛擊、反抗不公……
王皓在馬博的這部電影裡,可以說是看到了太多太多想要表達的東西。
他似乎是想要借助著這次難得的機會,將自己這些年來對於青春、對於校園、對於演藝圈、對於愛情,以及對於社會的感觸,都融入在這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
這就讓王皓感覺自己像是在看一部加入了無數調料和食材的青春電影大雜燴。
如果說隻是這其中部分內容的話,倒也不失為一部合格的電影。
然而當一名導演將它們全都剪輯到一起,卻又分不清主次順序時,王皓無隻能無奈地表示,自己是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了。
而現場和他一樣有著相同感受的觀眾,估計還有不少。
王皓就聽見他身後的某個男生冷笑著吐槽了一句:“這拍的什麼玩意兒。”
不過有人批評吐槽瞧不上,自然也有少部分人認為這電影還是可以的。
最起碼部分女性觀眾似乎就特彆吃三角虐戀那一套,容易被其中的故事內容所打動。
可惜這種能夠打動人心的片段,終歸隻是曇花一現,馬博的這部《守護星辰》,更多的還是年輕人脫離現實的無病呻吟和狗血橋段。
而這種稀爛的故事內容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當電影放映到三分之二的部分時,不少不耐煩的觀眾已經罵罵咧咧地起身準備離開了。
至於等到電影結束,大禮堂裡更是隻有稀稀拉拉的掌聲響起。
散場之時,張揚看著台上垂頭喪氣的馬博,很是幸災樂禍,畢竟對方前不久還和他們起了衝突。
反倒是王皓,還為他解釋了一份,指出了對方電影最為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導演的掌控力不足。
而這,也同樣給王皓提了一個醒,唯名與器,不可假於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