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道具的統計、規整和收納,演員化妝;場務對於現場人員的管理;後勤服務的散漫。
另一部分,卻是工作人員本身因為業務能力水平不足所導致的問題了。
在這方麵,以張揚和李魁為首的專業人員,也都虛心聽取了對方所指出來的問題。
至於王皓,他也提出了不少相關的建議。
“關於電影特效方麵,這將是我們未來的重中之重。
師兄說得很對,張揚、李魁,你們兩個人所負責的部門,必然將會是劇組中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兩個部門。
畢竟無論是攝影還是視效,都是科幻電影的核心部門,同時也都有著高科技設備和技術的加持。
隻要資金充足,我們的設備可以跟國際同步,設備使用的流程和規範也能遵循國際標準。
但一部電影的特效效果,往往又不僅僅隻是單純的堆砌電腦特效畫麵和高科技。”
說著王皓就舉了個例子。
“就好比我們這次拍的《活埋》,主角所使用的那部未來手機,其實裡麵就涉及到特效製作的一個分類,也即是UI設計。”
“UI設計?”負責特效道具的張揚聞言愣了一下。
王皓點了點頭。
“是的,UI,全稱是UserInterface,泛指所有可交互的人機操作界麵。
但凡是我們看過的未來科幻電影,其中就少不了UI特效,小到隨手拿起的儀表,大到飛船駕駛室。
從電子顯示屏到浮空的半透明界麵,從端口到聲控,觸屏,甚至視覺引導,這些都屬於UI特效的範疇。”
王皓這麼一解釋,張揚頓時就反應了過來,“你說的是電影裡的那個手機屏幕顯示的內容吧。”
“還有結尾彩蛋中,主角床頭那些設備上所顯示的內容。”王皓補充了一句。
“這東西無處不在,但又並不怎麼引人注意,有時候出現的時間甚至不足一秒,對於觀眾而言,可能隻是驚鴻一瞥。
但因為其中內容所涉及到的信息,幕後製作團隊還真得做好充足的準備,甚至說不定還得單獨弄出個製作部門來。
而且關於這個,據我所知,整個華夏隻怕都沒有人做過,有些人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UI。
這也就意味著你們特效組必須得從頭開始研究這方麵的技術。”
類似於這樣的話,王皓在會議上還說了很多。
對於張揚、李魁他們這些人來說,如此嚴苛的要求,自然是讓人覺得十分為難和鬱悶。
畢竟如今華夏的整個影視行業內,流行的還是那麼一股子得過且過的氛圍。
當粗獷、隨意成為一種常態時,精細、認真,似乎也就成為了一種錯處。
大家都那麼弄,都是草台班子,你搞得這麼嚴謹,這麼一板一眼的,做給誰看呢?
反正社會在發展,人民群眾對於文化娛樂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隻要有得看,有得樂,他們也不會那麼講究所謂的質量。
所以趁著這種好時候,多賺一點,多撈一點,難道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