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參與到《九州》係列創作的大角(潘海天)和遙控都是中國科幻小說領域的領軍人物,之前劉慈欣在《科幻世界》組織的作家年會上還見過他們倆,也算是點頭之交了。
“內訌是肯定的!”
王皓的語氣十分篤定。
“都說蛇無頭不行,他們這種多人創作模式,其實就和我們拍電影一樣。
如果一部電影在創作過程中,片場的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那這部電影就沒法拍下去了。
或者換句話說,卓老哥(方白羽)是搞設備製造的,若是一個項目每個工程師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說服對方采用自己的設計,那機器還能上天嗎?”
“誒,不說這個,不說這個!”卓平(方白羽)嚇得連忙擺手,“我簽了保密協議的,有紀律在,不聊這個。”
劉慈欣聞言十分好奇,王皓立刻解釋道:
“卓大哥學的是電子工程,以前曾在東風航天城擔任電子工程師,為我們國家的載人飛船上天出過力的。”
劉慈欣一聽這話,頓時就對卓平(方白羽)肅然起敬。
那崇拜的眼神倒是讓這位老大哥有些尷尬了,連忙轉移了話題。
“那我們的這個科幻電影宇宙,核心內容還是以小範圍的交流為主?”
“是的,”王皓點了點頭,“電影畢竟不同於小說。”
“小說的創作成本低,一支筆、一張紙,再加上一點時間,就能創作出來。
電影則不然,它的投入大,風險也大,所以我們要更加的慎重,也必須更加正規。”
劉慈欣和方白羽聞言點了點頭,對於王皓這話算是表示認可。
他們兩人,一個是國企事業單位的員工,從事的又是電力行業,一個又是部隊出身,從事的是機密行業。
所以對於規矩和管理這方麵,都有著深刻且清晰的認知,並不像某些作者一樣,過於講究什麼自我啊、思想啊之類的,可以說是不錯的合作夥伴了。
當然,方白羽提起了《九州》係列,倒也算是給王皓提了一個醒。
一直以來,他都在考慮著自家事業有可能麵臨的外部威脅,例如抄襲、跟風、同行的嫉妒,或者是互聯網資本的入侵、培養的演員被挖走之類的。
畢竟未來娛樂圈是個什麼亂象,他比誰都清楚。
若是事情真的成了,那麼大一塊蛋糕,沒有人不會心動。
然而這世間的問題,不僅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九州》係列的高層管理者分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相似的還有好萊塢DC電影宇宙係列的管理混亂,也是同樣的例子。
在整個項目的把控上,還是得提前做好準備。
特彆是版權問題,還有公司的股份問題,都得事先考慮好,該簽合同的也要簽合同,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
心中這般想著,王皓的臉上卻是並未表現出來,依舊是十分正常的和眾人討論著有關科幻電影宇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