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請大牌明星,電影拍完,隻能收獲金錢。
花錢搞特效,電影拍完後,製作團隊積累了經驗,特效部門獲得了成長,公司擁有了技術儲備,這才是多贏的局麵。
在特效這方麵,張揚講解的細致,王皓聽得認真。
很快他就了解到了大致的情況,對於特效部門的工作效率,也還是十分滿意的,並未過多地催促他們,反倒是給予了這些特效製作人員一定的鼓勵。
“大家加油乾,等電影上映了,我給大家包個大紅包!”
這話的激勵作用自然是極強的,即便已經很是勞累了,那些特效製作人員的臉上依舊是露出了笑容。
而在和張揚溝通一番後,王皓又將那些可用的電影素材都導了出來,準備拿去和剪輯師一起商量一下,剪出第一版的電影預告片來。
這個是現如今最為要緊的任務,特效的事情,還有點時間可以給他們精益求精,宣傳的事情,現在就需要開始著手進行了。
畢竟距離賀歲檔還隻有一個半月的時間,這時間看似很長,但電影的宣發也同樣是個係統性的大工程。
和未來互聯網發展後的宣發模式不一樣,現如今05年的電影宣發,更多的還是依賴於報紙、雜誌、電視、海報等線下的實體平台。
互聯網不是沒有用,但是效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突出,也並不受娛樂圈的看重。
不過有著後世記憶的王皓最終卻依舊是采用了“線下+線上”的雙渠道宣傳模式。
這倒不是他特立獨行,錢多了沒地方花。
而是他們的星河互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成立了自己的宣發部門。
雖然這個部門隻有簡簡單單的兩、三個人,而且還都是剛剛從新聞傳媒專業招的實習生,但有這機會,也得讓他們練練手,漲漲經驗不是。
如果從這方麵來說,王皓已經算是極好的老板了,不僅給員工開工資,還給他們機會去成長,去犯錯,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
而針對《致命來電》的具體宣傳方式,星河互娛雖然是娛樂圈的新人小蝦米,但手段和人脈卻是著實不少。
這首先就是電影頻道這一大助力。
都無需王皓和他小舅陸國濤開口,《致命來電》的劇組成員和他這個導演就接到了好幾個來自電影頻道的采訪邀約。
《佳片有約》、《光影星播客》、《中國電影報道》、《電影全解碼》、《片場直擊》以及《首映》。
可以說電影頻道能夠上的節目,《致命來電》都上了一遍。
這既是華影投資的隱形好處,也是電影頻道對於《致命來電》這部國內少有的科幻電影的支持。
而除了電影頻道以外,各大雜誌報刊也看在華誼兄弟的麵子上,對於王皓他們的宣傳要求給予了一定的幫助。
於是就這樣,華夏首部“動作科幻片”的名號,便漸漸出現在了娛樂圈和廣大觀眾的視線之中,並且還引起了一定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