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一篇nature(1 / 2)

陳元光從蜀都回江大之後屬於是光環加身,先是找到輔導員,把自己拿到邁克爾·萊維特先生的推薦信拿給對方看,然後說自己要和萊維特合作發一篇nature,需要借用生物學院的實驗室。

有科幻新星賽金獎為證,加上萊維特親筆簽名的推薦信,此事可信度非常高,而且對江大來說,陳元光要的實驗室不是多新奇的玩意,彆說發nature正刊,哪怕隻是發個nature子刊,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輔導員很快去找院長,然後幫陳元光去把實驗室協調下來了。

協調下來後,劉姓輔導員滿臉感慨:“元光,你還真是讓人出乎意料。

寫小說寫的好好的,怎麼又想出國了?”

有萊維特的推薦信,天下之大,可以去的地方多了,原本隻能申請US50,現在能申請US20以內的高校。

如果Nature一發,前十高校隨便選。

“導員,還是想出去看看。”陳元光從輔導員手裡接過鑰匙後說道。

劉姓輔導員神色恍然大悟:“是因為林甲吧,沒想到你小子還是癡情種。”

陳元光沒有多解釋:“導員,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計算機模擬蛋白質的定向進化,這實驗不算難,對於理論知識點滿的陳元光來說,大概花了兩周時間就把一個非功能短肽改造成了可以結合核酸的肽段。

這個結果已經足以證明他設計的模擬方法的可行性了。

把實驗結果發給萊維特之後,萊維特那邊複現實驗更快,一周就給他回複,讓他把兩個實驗結果結合一下,整個論文就可以發表了。

有萊維特的背書,兩周就審完了,趕在11月前發表在Nature正刊上。

發表Nature對華國任何一所大學來說,都是值得占據官網頭版的新聞,尤其這還是本科生發表Nature。

並且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都是陳元光,萊維特隻是掛名。

“曆史首次!江大在讀本科生一作發表Nature,獨立完成九成以上工作量”

“Nature(《自然》)以長文(Article)形式發表了江城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陳元光關於蛋白質模擬定向進化新方法的研究成果。

該論文的第一單位為江城大學,第一作者為江大化學與分子學院2015級本科生陳元光為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學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為本文的第二作者......”

Nature發表後,江大的官網很快刊登了新聞,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都大肆宣傳。

對江大來說,這是在今年招生中把江城科技大學壓下去的好機會,我們本科生又拿科幻獎又發Nature,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你們有培養的這麼好的本科生嗎?

珞珈山和喻家山的爭鬥本來就由來已久,大家分數線相近,都在江城,又各有優劣,合稱華武也不能消除雙方攀比的習慣。

“今年招生,化學學院分數線至少要往上漲個五分。”負責招生的教學管理辦公室主任調侃道。

劉輔導員說:“五分?最少十分!到時候我們今年帶隊去高中做宣傳,陳元光的案例可以拿來反複說。”

辦公室主任說:“主要生化環材劣勢由來已久,化學不好就業,這導致很多家長對此抱有懷疑態度,要是陳元光是生物學院的學生,五分都加不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