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無虞射戟(2 / 2)

元無憂:“……什麼都信隻會害了你。”

齊國開門就出師不利,引得周兵譏諷嘲笑,但是遠調來的萬鬱無虞突然上場,也警醒元無憂該認真來了。

在第二場開賽之前,有段人員調度的時間。

一下場,慘敗的紅臉少年就往角落一堆萎,阿渡都內疚的都不行了,隻恨自己沒能贏過華胥叛將,給她報一箭之仇和出氣,元無憂歎道,“這事兒不怪你。他母親統帥的萬鬱部,是黨項出了名的神射手,人家有家傳。”

女主帥一下了看台不久,鬱久閭軍師便過來問她,周國主可有透露接下來第三場比啥項目?

元無憂:“……不是,你們指著出賣我呢?”

因著在第一場開賽之前,蘭陵王和周國主就把要比的所有項目都翻好了,周國翻的第一場,齊國翻第二場,第三場再是周國,以此順延。

第二場是高長恭翻的乘馬擊鞠,齊國早就準備好了,便是讓鬱久閭軍師上場。

但第三場便不知周國翻到了什麼。

對於這種臨近開場,才能知道下來比什麼,再當場派人的遊戲模式,就特彆需要兩邊人的保密程度。齊國這邊且先不說,就周國的保密程度做的太好了,元無憂隻看見一幫人圍在黑壓壓的帳子裡,不露半點兒風聲。

確實很有宇文懷璧那個悶罐的處事風格。

——第二場比的是擊鞠。

亦稱打毬或擊毬,遊戲者乘於馬上擊球,擊鞠所用的球有拳頭大小,球體的中間被掏空,製球的原料是一種質地輕巧且柔韌的木材,球的外麵還雕有精致花紋。

這項貴胄運動自東漢便已出現了,在曹植的《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便有提及。

北齊自命承繼漢室,頗受門閥世家擁戴,對這種貴胄運動擊鞠自然十分熱衷,即便北周鮮卑貴胄,多是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可對擊打這種小蹴鞠的花活兒,還是乏力無措了些。

這場齊國贏得頗為輕巧。

——第三場比的是投壺。

投壺禮源於射禮。先秦由於庭院不夠寬闊,不足以張侯置鵠;或者由於賓客眾多,不足以備弓比耦;或者有的賓客的確不會射箭,故而以投壺代替彎弓,以樂嘉賓,以習禮儀。

春秋戰國時,諸侯宴請賓客時的禮儀之一就是請客人射箭。那時成年男子不會射箭被視為恥辱,主人請客人射箭,客人不能推辭。後來有的客人確實不會射箭,就用箭投酒壺代替。秦漢以後廢除了射禮,投壺便成為一種宴賓的娛樂。據《東觀漢記》載,大將祭遵”取士皆用儒術,對酒娛樂,必雅歌投壺。”

而魏晉在廣泛開展投壺活動中,在壺口兩旁增添兩耳。因此花式上就多了許多名目,如“依耳”、“貫耳”、“倒耳”、“連中”、“全壺”等。

由於投壺是由射禮演變而來的,漢代投壺成為儒士的高雅活動。魏晉以後,投壺翻出了不少花樣,一些正宗儒派於是大為不滿。

今天玩的是魏晉花式投壺,沒成想周國裡麵,宇文孝伯竟然頗為擅長這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