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十寶船 序章:月港鬼船到(2 / 2)

明海奇聞錄 無相明皇 3912 字 6個月前

在碼頭的外圍,有一艘碩大的船隻,正順著海潮緩緩漂入港口水道之內。這寬闊的水道上,因海風動蕩著如雪花般的白霧。這艘船如此引人注目不僅是因為它從如此濃霧中駛來,更因為它上頭的船帆,儘皆糜爛!

掛著青苔色水草海帶的船帆桅杆,如同自深淵歸墟之處浮回。甲板和圍欄上的貝殼海藻,積滿了厚厚的一層。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東港兩側停泊的大小船隻中無一艘能與其體型媲美。它們如同靜默不語的軍隊,一根根因封海而光禿禿的桅杆仿佛陣亡的將士們仍高舉著長矛,迎接那陰靈般的將軍。

這艘大船緩緩的飄著,終於在東港水道的儘頭,即將進入滿是遠洋巨舶的西港水道口上停了下來。

就這麼硬生生的,無比僵直的,如同已死之人伸展軀體般怪異的停了下來。

很快,東港兩側蔓延起一陣恐慌的低呼,但沒有人敢大聲說話和出氣,仿佛害怕驚擾到那幽靈船上的九幽陰靈一般。

這時,老林忽然從他的粗脖子中爆發出了一股力量,雖然他也很害怕,但他還是大聲呼喊了出來:“快去報官!快去靖海衛署衙報官!”

海澄縣靖海衛指揮使盧仲遠是個朝氣勃發的年輕人,他祖上曾隨成化年間兩大軍神戰將之一的西廠提督太監,後來的大同鎮守太監汪直討伐女真。在長白山血戰十餘場,殺敵甚眾。

後來蔭封子孫,世襲武職。盧仲遠就是未滿二十歲便襲了父親的四品武世職,又先考了武舉,且在前兩年協助戚家軍最後一次剿滅殘餘的小股倭寇中立下戰功,如今除了世職又得了實署衛事指揮使一職。

靖海衛前身本為靖海行都司府。並非常設之製,本朝早期至太宗文皇帝永樂大帝時,天下共設二十餘都司,行都司,並無這個靖海行都司府。

靖海行都司府原是前代嘉靖帝所設之“總督漳泉沿海兵馬備倭都指揮使司”,因大股倭寇俱以被討剿乾淨,本朝天子聖德,開海通商。

於是召回漳泉等處備倭巡撫,不再常設漳泉備倭總兵。將該都指揮使司改設至海澄縣,降為靖海衛,專司月港海貿巡防。

但靖海衛直接由南北直隸兵部和前軍都督府管轄,盧仲遠年紀輕輕卻已經是三品衛指揮使,且不受福建都司府和福建行都司府管理,可謂前途無量。

而派他到這天下第一巨港的靖海衛,更彰顯朝廷眼下對有為青年的器重。

盧仲遠更是賣力辦事,一心以戚繼光等蓋世名將為榜樣,始終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立下這等蓋世功勳。再現當年先輩追隨汪直王越東破女真,北震蒙古的豐功偉績。

奈何本朝文武盛功,戚繼光俞大猷等人聲威赫赫,已將大股倭寇基本摧毀。而馬芳北震蒙古,俺答汗已經日薄西山。眼下除了遼東尚有些戰事之外,已經是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

而且武將品級普遍虛高,雖然名為三品,卻常常要受低品級文官的夾板氣。

但盧仲遠並未氣餒,他仍然兢兢業業,勤勉辦事。今日果然讓他等來了一展長才的機會,在這天下第一巨港竟然出現了這等詭異攝人的事件,還是在清晨時分,眾目睽睽之下的碼頭海市上。

即便背後沒有什麼天大的秘密,能安定人心也算是大功一件,否則據那來報的鮮滿天下樓的幾個夥計們如此惶恐萬分,語無倫次的說辭。這月港非得人心大亂不可,這恐慌一旦發酵,朝廷少說也要損失真金白銀數十萬兩之巨啊。

盧仲遠大致聽明白了幾個麵無血色又氣喘籲籲的小廝們的稟報,當即點了二十餘名得力部下,快馬加鞭直奔月港而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