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飛的問候並沒有讓賈巴爾感到高興,他並不喜歡自己最初的名字:“不,盧·阿爾辛多已經離開了,世界上隻有卡裡姆·賈巴爾。”
“哦,好吧。”
誰在乎?
於飛翻了翻白眼,然後看著賈巴爾把球一拋,大衛·羅賓遜和雷·阿倫都隻是象征性地跳一下。
因為這是致敬,不決定球權歸屬。
這可能是NBA賽場上常見也最無聊的致敬方式,於飛真心建議聯盟辦公室的老頭們動動腦子想一想,誰願意看這種無關緊要的賽前小遊戲?搞這一出還不如舉辦個精算“賈巴爾到底有多少個禿斑”精算大賽呢。
於飛的奇思妙想和賈巴爾一起離開了。
之後,本場比賽的主裁判,喬治·卡爾最敬愛的迪克·巴維塔來到場地中央,將球扔起來。
加祖裡奇用力跳起來,成功為雄鹿贏下球權。
於飛接球,快速衝向前場,趁著馬刺防守陣形混亂,眾人立足不穩,直接原地急停跳投。
2比0
“布魯斯,你他媽沒吃飯嗎?這麼容易就讓他投籃了?”
和常規賽不同,馬刺這回一上來就讓鮑文和於飛對位了。
隻是開場後,於飛衝得太快,鮑文沒來得及對上位,進攻就結束了。
雄鹿聯防擺開,縱使馬刺外線兩人站位,卻依然要靠托尼·帕克運用速度強行突破至籃下,收球轉身上籃。
斯普雷威爾速度沒跟上,動作速率也慢了,居然被帕克當麵硬吃一球。
2比2
於飛每次被人當麵打進的時候,斯普雷威爾都會自覺把球傳過來。
所以,如果斯普雷威爾被單打成功,於飛也會放棄下個回合的控球權,讓斯普雷威爾自己決定怎麼打。
這是他們之間的默契。
帕克對付斯普雷威爾的優勢,同樣也是斯普雷威爾攻擊帕克的優勢。
帕克強在速度和敏捷性,斯普雷威爾強在爆發力和身體對抗,加速啟動,可能隻領先帕克一小步,但身體向前一碾,法國人便進入了“相信鄧肯”環節。
斯普雷威爾誌在必得的一球被鄧肯輕鬆蓋下。
於飛撿起地板球同樣也選擇挑戰鄧肯,結果對方紋絲不動,隻是原地站著,依靠臂展乾擾,就使得雄鹿的二次進攻不中。
馬刺反擊如風,斯蒂芬·傑克遜前場暴扣得分。
2比4
“精彩的防守,來自蒂姆·鄧肯!”
“自季後賽開賽以來,他每場送出5次封蓋,並把每一個在他麵前出手投籃的對手的命中率限製在20%以下,這是何其可怕的防守者啊!”
看著鄧肯,於飛莫名想起東洋友人為帝國の破壞龍整的“六維圖”。
看起來沒有弱點啊。
如果放到小球時代,鄧肯的弱點是射程。但在大球時代,這根本不是事。
隻是,由於於飛的存在,雄鹿成為了戰術革新的先行者。因此,隻要於飛的發揮不失常,雄鹿是有能力把比賽打成小球時代的風格。
於飛在前場站定。
雷·阿倫從後場運球過半場後,直接交球。
三分線外,於飛發現馬刺選擇讓鮑文放自己一大步來創造更有利的防守空間。
這是因為[數學公式]波波維奇篤定於飛不可能抓住這大半步的空間像麥迪那樣乾拔出手。
由於比賽剛開場,既然對手給了機會,於飛自覺沒有理由不試試自己的手感。
鮑文表情驟變,因為於飛隻考慮不到兩秒鐘就作出了決定。
他投了!
作為一名側翼持球手,於飛的投籃速度屬於快的,鮑文放一大步的後果就是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
“唰!”
於飛的外線三分精確命中。
然後,他略帶挑釁地看向波波維奇,“要不要放得再大一點,也許我剛才那一球是蒙中的呢?”
確實像蒙的。
莫名其妙蹭一助攻的雷·阿倫在心中如是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