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普林斯這樣,他隻要沉默一會兒,於飛自討沒趣,也就不再針對他了。
活塞的進攻極為生澀,這個回合竟然拖到了22秒才由漢密爾頓勉強出手。
不中,但籃板彈得很遠,幸運地被比盧普斯撿到。
比盧普斯知道,就算傳球,命中率也很低,與其讓隊友浪費機會,不如自己來。
比盧普斯在活塞陣腳大亂的時候扛起責任,拿出了個人能力,竟在外線命中三分。
8比11
進了球,比盧普斯又在回防時鼓勵隊友。
可以看到活塞正在從迷茫和慌亂中恢複正常。
一個合格的領袖球員總會找準時機喚醒球隊,比盧普斯不再是去年那個和主教練對抗,被基德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二流控衛了。
球員的成長可能隻是一瞬間。
雄鹿的攻勢則由斯普雷威爾發起。
同為老將,斯普雷威爾也知道老頭應該起到示範作用。
隻是,他的突破被拉希德·華萊士的補防封死去路,被迫往外傳球。
於飛接球,留給他的進攻時間不到8秒。
這個時間,打戰術有點緊,單打的話,則綽綽有餘。
於飛不想做無用功,他想起球隊賽前的複盤,一眼看出活塞打算在哪個位置阻截自己。
弱側和強側都有埋伏,留給於飛的隻有一條路。
看起來最凶險的中路。
他有的選嗎?
於飛心無雜念地向左側運球,在中路衝破普林斯和漢密爾頓聯手形成的包圍圈,直入油漆區挑戰大本。
大本同樣沒想到於飛會奔自己來,匆忙起跳,不料於飛在空中換手上籃,避開封蓋,擦板得分。
“多麼出色的身體控製!”
“弗萊就像6英尺9英寸的邁克爾·喬丹!”
如果於飛事先知道解說員會因為他的一個空中換手上籃而被他稱為喬丹,他肯定會換個手法上籃。
現在人家認定他像喬丹,那他也隻能順從,誰叫他請了喬丹的訓練師。
而且,他現在有比糾正解說員更重要的事。
活塞的防守陷阱,那種看似不規則卻有明確戰術意圖的合圍,這些過去幾場比賽裡把他折騰得不輕的套路,他開始知道怎麼應付它們了。
就在剛剛,他想通了。
活塞考驗的不是他在混亂中的臨場反應,而是在混亂發生前,對混亂的預知能力。
偉大的組織者總是可以提前預知未來三四步的動向。
漢密爾頓的弱側單打跳投幫助活塞得分。
再次來到雄鹿的進攻回合。
於飛走左側,抬手,叫來雷·阿倫的擋拆。
即使雷·阿倫投不準,活塞敢放他空位嗎?
當然不敢,目前為止一分不得的雷·阿倫有係列賽至今40%的三分命中率保底,就算他今晚一球不中,活塞也不敢放空他。
所以活塞在擋拆發生的瞬間,選擇換防,而不是包夾。
於飛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正如於飛所料想的一般,他運球向油漆區衝刺,心裡默數著,好像在為一件即將發生的事情做準備——突然間,拉希德·華萊士從油漆區衝出來,和漢密爾頓一起把於飛往邊線逼。
於飛收球,跳起,將球直接丟給梅森。
無人盯防的梅森吃餅得分。
單從梅森的視角看,這個回合平平無奇,他空了,於飛傳了,然後他得分了,就這麼簡單。
但從活塞的視角看,這就是活見鬼了。
於飛的反應太快,手腳太敏捷,雙方好像在打默契球一樣,早早排練過似的,憑什麼合圍剛剛完成,於飛就像是提前預見到事情會發生一樣瞬間傳球了?
活塞場下的教練組與場上的球員心中,生出了一股不安感。
已經令對手感到恐懼的於飛卻在想:
無論是從弱側還是強側發起擋拆,似乎都會給華萊士兄弟反應的機會,如果我每個回合都從弧頂發起擋拆呢?
這將會拉長他們的支援距離,增加合圍的難度,並且拉空他們的禁區。
回到後場的時候,於飛已經決定了,接下來就這麼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