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年貨風雲3(2 / 2)

如此雲雲,一下子就把何雨柱的身份與功勞,全部都給坐實了。

工人,熱愛工作,態度認真。……~

~這是軋鋼廠書記在廠辦會議給何雨柱的評語。

彆的不說,明年軋鋼廠頭一批勞模肯定有何雨柱一個。

當場兌現的功勞叫功勞,當場沒有兌現的功勞那也是功勞。

何雨柱因為年紀的關係,這些事並沒有當場給他兌現。但個人檔案上,肯定重重的記了一筆。

這種事,肯定是好事。

當何雨柱以為這次事情已經過去了的時候,卻沒想到在發放過程中,又出了幺蛾子。

這次幺蛾子的主角還不是彆人,是何雨柱的老鄰居,大院大爺劉海中。

這家夥也是倒黴催的,其實也就抱怨了一句閒話。

前幾年的軋鋼廠發放物資,都是廠裡的老師傅跟管理人員。

至於像賈東旭這樣的普通工人,不是沒有,但看跟誰比。跟劉海中這些老師傅比起來,就顯出劉海中他們的優越感了。

東西多啊,老板重視啊,總歸是有麵子的事情。

可今年,劉海中他們這種老師傅,還有一些思想還沒轉變過來。

對於那些才進廠的學徒,跟他們拿一樣的東西。心裡的不爽,從麵色上就能看出來。

要是私下說什麼,也沒什麼太大問題。

發幾句牢騷嘛,很正常的事。

再者楊廠長他們也知道,一個老師傅跟一個學徒做出的貢獻,肯定是不一樣的。

但這種事,楊廠長他們也不敢做出差異化出來。

但凡廠裡善待工人這種事情,總歸是該宣傳宣傳。

於是就在某報社現場采訪時,跟劉海中站一起的一個老師傅,看著那些學徒跟他們領一樣的東西。

老師傅不由抱怨了一句~“這特麼的還不如婁董在的時候呢。”

而劉海中這個二愣子,也是接道:“對,老師傅跟學徒,為廠子裡做的貢獻能一樣麼?”

這讓陪同記者采訪的廠領導,不由臉色發黑,狠狠地瞪了倆人一眼。

邊上的記者同誌倒是很理解,表示在彆的廠子也聽到過不同的意見。

~這種事還是要以教育為主。

這話的意思反過來聽就是,軋鋼廠的教育抓的並不好。

也幸好來的記者是個機靈人,表示不同意見就不刊登出來了,畢竟是個彆人。

這才讓陪同領導打消了把劉海中等幾人打發去掃廁所的念頭。

但在廠領導群體裡,本就形象不好的劉海中,這下領導對他們的印象更差了。

這也影響到了以後劉光齊的轉正,造成劉光齊要離家支援三線的主要原因。

所以說,管住嘴在任何地方都重要。

像易中海,雖然他也想不通,但他麵對記者時,還是各種說廠子的好話。

讓陪同領導聽了,真有點臉上有光。

這就是情商的重要性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