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段副廠長沒有想起他,還是因為年齡。
現在的郭大撇子還不到三十歲,跟易中海劉海中這樣的老師傅比較,還稍顯稚嫩。
再者,畢竟是解放前進廠的,不屬於任何班底。所以段副廠長的夾袋裡把他遺漏了,也屬正常。
果然,段副廠長疑慮道:“這個人行麼?”
何雨柱笑道:“行不行,總歸要您親自去麵試一下。
聽聽同車間工人對他的看法,對他技術的看法。
我一個司機,對車間裡的事,還真不太清楚。
不過我聽車間裡工人閒聊的時候,說這個人是個能人,技術上相當有一手。”
段副廠長緩緩的點點頭,笑道:“也是,我一個書生,你一個司機,對這些技術上的事還真不懂,是要多聽聽群眾的意見才好。”
“老師,您謙虛了。像您這樣能管實務的書生文人可不多見。在古代,您就是諸葛亮一般的人物。”何雨柱小小的拍了一記馬屁。
“哈哈哈,柱子你啊,就愛胡扯。”段副廠長很高興接受這頂高帽子。
於是,何雨柱倆師徒愉快的結束了這次談話。
甚至段副廠長還叮囑他,暫時不要把那份文件遞上去。
段副廠長笑道:“木豎於林,風必摧之。
柱子,你的年齡學曆是你的硬傷,要真想進步,就好好的沉澱沉澱,充實自己。
不然立再大的功勞,都是給彆人遞台階。”
段老師意有所指,自然說的是年貨那回事。
那件事看上去何雨柱得了不少好處,但實際上,沒有什麼實處。
一個廠裡的勞模,李主任的友誼,就是何雨柱得到的全部。
何雨柱自然知道段老師的意思,但段老師不了解何雨柱的想法啊。他現在就是想著得到未來這些大佬的友誼。
這樣,以後風起之後,他才能保持他安逸的生活。
何雨柱向段老師表示了感謝。相比於路科長的直來直去,段老師畢竟是文人出身,說話婉轉了一些。
但他們對何雨柱的幫助,這些年卻很是讓何雨柱感動。
於是何雨柱為了表示感謝,特意提醒了段老師一聲。何雨柱說道:“老師,我得給你提個醒。易中海這個人,雖然技術還可以,但風評在南鑼鼓巷胡同可不好。
太自私了,什麼都不願意交徒弟。
去年你辦的那個培訓班,就是他帶頭磨洋工,不肯教真本事的。”
段老師回想了一下,特麼的,還真是,要不是何雨柱提醒,他都把當初培訓班的事給忘了。
而且也像何雨柱說的,好像易中海真不會教徒弟。他們那個車間,好像大部分的抱怨,都跟易中海徒弟賈東旭有關。
大部分都是青工抱怨~憑什麼他賈東旭可以不懂這個,卻跟我拿一樣的工資?
如此雲雲。
但賈東旭也冤枉啊!
他不是不想學,是易中海不肯教。總說讓他打好基礎,特麼的,基礎都打了五六年了,還是這句話。
你讓賈東旭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