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大幕拉開(2 / 2)

買的小姑娘於莉相當肉疼,那都是她結婚後要掌管的錢啊。

但何雨柱可不在乎,他現在恨不得把他所有的錢都花出去。因為何雨柱知道,馬上大時代就要來了,陪伴了國人幾十年的票證製度馬上就要實行了。

其實糧票這玩意,應該說在地方上一直都有。

但今年上麵應該是感覺時機成熟了,所以在九月份Js首先在全省推行了票證製度。

糧票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人跟人不一樣。

像院子裡,劉海中易中海這樣的,算是重體力勞動,每個月有45斤。而像閆埠貴這樣的老師,每個月是27斤。

這隻是大概,隨著年份的不同,也有著降份額的事情發生。

再者,這個份量裡麵,可不都是白麵。還有一部分粗糧什麼在裡麵,應該說粗糧占大部分。

而像孩子們,中學生是22到24斤,像何雨水這樣的小家夥就是15斤了。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如肥皂什麼的票據,總歸是大體上是相同的,而具體,卻是每個廠子與廠子之間都是不同。

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閆埠貴家四個孩子,加起來不到一百斤糧食份額,他自己才27斤,他媳婦24斤,夠麼?怎麼可能?

要是肉食油水多一些,糧食還能少吃點,但大部分的年頭,每個月,每人大概0.3斤植物油。半斤豬肉一個月還時有時沒有。

所以那個年頭過來的人,飯量都很大,就是這個原因。肚子裡麵沒油水嘛,吃的再多還是感覺餓。

所以閆埠貴的摳,是真有道理的。他不摳不算計,他的四個孩子養不了那麼大。

而直到這個時候,鴿子市才成為閆埠貴這樣的家庭,需要每個月都去的場合。

細糧票換成粗糧票,自己釣的魚什麼的,也在那裡出手。

為了活著嘛,再要臉麵,也得先填飽肚子。

而這時,大家肯定以為賈家會慌張吧?

並沒有,甚至賈張氏還為自己的精明算計而高興。

因為賈家,她跟秦淮茹現在還都是農村戶口。至於怎麼辦的,誰都不清楚。也許秦淮茹當初跟賈東旭結婚時,根本就沒結婚證呢,或者根本沒報備。

在那個年頭,又沒有電腦檔案,什麼事情都靠筆杆子記錄。

如果秦淮茹在秦家村有什麼人的話,一直保留農村戶口也是可能的。

有農村戶口就有口糧田,有口糧田,至少秦淮茹吃的糧食就不用擔心,甚至比其他人家還富足一些。

所以這時候的賈張氏很得意當初自己的選擇。

真正讓賈家陷入安靜的,是過兩年的公社成立。農民變成了掙公分吃集體,這才讓賈家兩頭落空。

人的眼睛也看不到那麼遠,所以現在的賈張氏在賈家的地位就相當高了。

秦淮茹以前對賈張氏是害怕,現在對自家婆婆有點高山仰止的崇拜了。

對於何家自然沒什麼影響,劉嵐還想著要不要回劉家村的,卻沒想到,何雨柱早就把她的戶口,辦到了她二哥劉石頭戶頭下。

她大哥二哥已經成了軋鋼廠大鍋菜廚子,也分配了房子,雖然不太大,但至少在四九城也有了自己的窩。

很奇怪的是,劉嵐的口糧田也在,還是她父母在種著。

所以說,各有各的門路。

等過個兩年,劉嵐的口糧田取消了,她也該到了工作的時候了。

以現在何家父子的能耐,都不用劉萍把工作讓給劉嵐了。

再說,現在劉萍也舍不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