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注定的結局(2 / 2)

一家人在家裡抱頭愁眉苦臉時,秦淮茹說道:“要不東旭,你去你師傅那求著看看。”

賈東旭丟下煙屁股,用鞋底狠狠地踩了兩下。白了賈張氏一眼,走出了家門。

這本來就是賈張氏的鍋,要不是賈張氏一直貪圖著那些口糧田的分成,他家也不會如此被動。

其實所謂的口糧田分成,應該是不合法的,這也是賈家婆媳從來沒在四合院提過這事的原因。

解放後,在農村,都分了田。

那時的田地都分在了個人頭上,也就是私人所有。

哪怕賈張氏到了四九城,她的口糧田還在那邊。在自己家裡找個親近的代種一下,等成熟收獲後,交完公家的,剩下來兩家對分。

請注意,這就是租,就是變相的地主與佃戶了。

但一來是親戚關係,二來那時還沒吃飽,能多一畝地,多產出一斤糧食,家裡就能多吃一斤。

所以基本上是雙方滿意的。

但現在成了合作社,也就是那些地都變成集體的了。

地還是你種,但從原來分租賈家婆媳的地,變成了租村裡的。

也有部分產出需要交給集體,那自然沒人願意交兩份租。

至於田地做為股份什麼的,分成什麼的,還有成立供銷社什麼的,也算不清楚,彆人也不會跟賈家婆媳算這麼分明。

現在要麼賈家婆媳帶著孩子回鄉種地,要麼就彆指望還像以前那樣指望到收獲的時候,地裡的產出會有賈家的一份。

賈東旭找到了易中海,易中海本來就因為秦淮茹坑了他一筆巨款而心裡有氣。

再者讓賈家日子難過,需要靠易家接濟才符合易中海把賈家綁在自己身上的預想。

易中海雖然麵露難色,卻還是咬牙答應了。總歸是答應幫賈東旭去街道問問,看看能不能把賈家婆媳的戶口全部轉為城市戶口。

其實現在這種事情,如果易中海真的幫忙去問,雖然賈家會被批評幾句,但還是能辦。

畢竟直到60年還是五十八年之前,這個窗口還是打開的。

甚至玩點小手段,比如先離婚,再結婚,娶了媳婦帶幾個孩子,總不能讓她們吃空氣吧?

當然離婚再婚是開玩笑,但那個時候的確能辦,畢竟那個時候還沒那麼難。

但易中海怎麼可能去問?

他給賈家的說法是去問了,說原則上不能辦,正在給賈家想辦法。也讓賈家彆在外麵吱聲,搞不好賈張氏跟秦淮茹她們就要被送去農村。

賈家自然不會認為易中海會在這種大事上騙他家。

可原劇裡,何大清寄錢回來這種事,易中海都能瞞幾十年。隻要傻柱兄妹找何大清問一下就能揭穿的事情,易中海都敢瞞。

何況這點事,大不了到時候賈東旭問到彆人,易中海來一句~我問的彆人啊。

賈東旭又能如何?

賈家農轉非這個事,一拖就幾年,也幸好這兩年還有鴿子市等其他地方的補充。

而賈家婆媳又不懂,以為當初她們拒絕街道辦,現在再想回頭,難辦才是正常。

隻是從現在起,賈東旭的工資就是勉勉強強了,再也沒有往日的瀟灑。

一個年輕人,背負了那麼重的擔子,在那個不能折騰的年頭,結局是注定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