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拜年(2)(1 / 2)

但凡過年,像秦家村這種村子,有親戚會回家拜年的那些婦女,都已經聚在村口等著接親戚了。

說是接親戚,其實也存在攀比的意思。

但這年頭,也沒什麼好比的,大多數家裡閨女都是嫁給了周邊鄰村。

都是在地裡刨食的主,能有什麼好東西。

請注意,這邊說的好東西,是指農村少見的東西。比如原本賈東旭準備的煙酒糖肉,這些東西哪怕在城裡再差,在農村來說也是好東西了。

現在農村抽的煙,還是旱煙袋鍋居多,煙卷這玩意大多還是公社乾部才能抽的起的。

而喝的酒,也是打的散酒,或者自家釀的紅薯酒。

至於糖,不論紅糖還是白糖,在這年頭更是希罕貨了。

直到八九十年代,家裡來個客人,衝點糖水,就算待客了。

可要說真的,比較價值而言,那些嫁在周邊鄰村的,過年拜年的東西還真不差什麼。

為了多養兩隻雞,分戶不分家的家庭不在少數。

至於這股怨恨以後引發什麼事情,那誰也不清楚。

這年頭,家家戶戶還有點自留地。這個要到明年才會禁止,自留地這玩意,就是各家各戶的活水來源。

所以收多少,怎麼光明正大,怎麼收怎麼回就是個問題了。

但何大清在這事方麵,卻沒劉海中自由。劉海中家徒弟不管拎來什麼,劉海中都可以大大方方的收著。

往常秦淮茹回娘家可算是風光,不管東西好壞,總歸是農村很少見的東西。

這也是劉家村那邊隻是叔叔的緣故,這要是劉萍父母還在,自然得先緊著那頭。

而且養殖方麵現在也並沒有一刀切,數量上麵雖然有限製。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何大清今年卻不能年初二去劉萍叔叔家了,他的徒弟今年都得過來拜年。

一開始還有與秦淮茹老娘交好的婦女們勸慰她,說是城裡距離遠,帶著大包小包的,來得晚一點也正常。

這下秦淮茹全家丟臉可算丟大了。村民的指指點點,兄弟姐妹的抱怨,父母的擔憂,看到秦淮茹眼裡,心裡沒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

什麼好好過日子,錢才是最重要的。

這讓秦淮茹老娘心裡能好受?

這倒不怪秦淮茹,夫妻倆出來倒是挺早,但帶著兩個孩子,手裡又沒有東西,秦淮茹臉色肯定不好看。

也就是說這地裡的出產是個人的,不用像口糧田什麼的需要交各種稅務。

而賈東旭一開始還勸慰幾句,大概意思就是等以後日子好過了,再補上今年虧欠的。

雞蛋,自留地的產出,就是農民生活費的來源。

而何大清畢竟要顧忌一些事情,基本上徒弟過來,磕幾個頭,拜了年,拎過來的東西,又當作回禮,讓徒弟帶了回去。每家撿那煙酒留個一半什麼的,就算心意到了。

彆家的女兒女婿已經吃完了午飯,告彆回家的時候,秦淮茹母子這才進村。身上這點狼狽樣,全讓大家看到了眼裡。

這年頭走親戚啥的,也沒彆的交通工具,全靠雙腿。

加上回禮的紅包,等於說跟徒弟們買的。

後來各家各戶都接到自家姑娘全散了,臨走時那抹笑容,看在秦淮茹老娘眼裡,就是嘲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