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老大難(1 / 2)

第254章252,老大難

事情看上去不合理,但在這個年頭這樣才是正常。

打獵捕魚,像以前,為了一家人的嚼穀,哪怕遇到什麼猛獸巨物,總歸還是要搏一搏。

可是現在,就像軋鋼廠那次組織保衛科進山打獵一般。

難道公社村子裡沒人敢乾這個事麼?還是村子裡沒人喜歡吃肉?

都不是,一個人冒險,其他人吃現成的。一次兩次可以,次次如此,誰樂意再去冒險?

乾脆大家一起有乾的吃乾的,有稀的喝稀的。什麼都沒有了,大家一起餓肚子。

人性本就如此,沒有好處的事誰樂意乾?

像何雨柱這回,本來就想搞幾條能送禮的魚。所以打上來的魚,何雨柱先用糧票換了十來條十斤左右的魚。

花了多少糧票何雨柱自然有數,比去鴿子市省了不止一半。

要知道,這還不是年關。

到了年關,鴿子市裡的這些東西,還得漲個幾成。

更大的魚也有,但什麼事情總要適可而止。

像塘口裡,還搞到一條五十多斤的螺絲青,這個如果何雨柱要搞回去,就有點太顯眼了。

所以特意把這條東西留著,還放在了魚獲最上麵。

劉家村的堰塘本來就跟永定河相連,是解放後為了灌溉特意把一口野塘擴大才有的。幾年了都沒有如此清理過,裡麵自然有些大貨。

小魚都留在了村子裡,其他大大小小的魚搞了不少,有近三千斤,光十斤以上的大貨就有近百條。

這點魚想給軋鋼廠基層領導們一人一條都不夠,但李主任卻很是開心。何雨柱隻認識一個劉家村,他認識的可不少。

這些事都是你知我知的事情,總歸大家都明白是什麼事情。

除了一些半斤以內的鯽魚以及其他小雜魚,給工人們加了個餐之外,其他魚都被李主任安排了。

這一點肯定不夠,所以軋鋼廠的采購員們又加了個班,騎著自行車把各個有堰塘的村子都跑了個遍。

何雨柱彆的不知道,就知道這幾天大車班的卡車,夜裡可是跑了不少趟。

車子上都是一股魚腥味。

這種事公社知不知道?

肯定知道,但還是那句話,魚是村子集體搞的,魚這些玩意又不是地裡長出來的,不屬於集體資產。

村子裡願意在貓冬的日子,搞一些給家裡孩子換幾顆糖,換一身衣服,公社領導們也不能攔著不讓搞啊。

不過估計也就是今年,到了明年,那些公社領導們就要重視這個了。

按何雨柱私下的計算,李主任那搞的魚,軋鋼廠的領導們一人發個幾十上百斤都夠了。可到發福利時,也就一個人一條四五斤或者十多斤的魚。

其他的魚,包括何雨柱親眼所見的那條螺螄青不知道哪去了。

據大車班的司機說,有些車拉的物資,換來的魚根本就沒有經過軋鋼廠。

那些東西,自然是被李主任拿去做人情了。所以說,沒有哪一個人的成功是偶然。

何雨柱也管不了那個,一家一條魚的年禮送去了,又換回來更多的稀罕物資。

像王福榮那邊就塞了兩斤牛肉給何雨柱,還沒等何雨柱開口,就直言這是給乾孫子們吃的,跟何雨柱無關。

彆的不說,自從有了兩個兒子以後,何雨柱總是占便宜的一方。

軟軟糯糯的小萌娃誰不喜歡?

於家給外孫的東西就不用說,就連雨水,都把她一年到頭在何大清跟何雨柱那搜刮到的零花錢,給倆個大侄兒做了身小軍服。

兩個小家夥穿在身上,小皮帶一紮,木頭槍往腰間一插,萌翻了一院子鄰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