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各家各戶的習慣都改了很多。
這無關於財富,而是從思想上就改變了。
比如婚禮,比如小孩的滿月酒周歲什麼的。
要避諱嘛!
大家都不清楚具體要避諱什麼,總歸不要大操大辦就是了。
於是何家的兩個小的,周歲是相當寒酸。也就一桌人,何家於家外加王福榮夫婦。
抓周什麼的,也沒有熱鬨的辦,但東西可一樣都不少。
小算盤,小官印,還有一套小廚具,其他的就是筆墨紙硯還有一些寓意不錯的東西了。這些東西,都是何大清從專門買老物件的地方搜羅來的。
兩個小東西出生的時機選的不錯,正好天熱的時候。
兩個胖娃娃,一人一個布兜兜。
光著屁股坐在炕上,肉肉的,非常可愛,跟前幾年的那種年畫裡走出來的一樣。。
這時候已經有性格上的區彆了,於莉這個當媽的最是清楚。
雖然已經說了多少遍了,但這時候還是忍不住跟長輩們炫耀起來。
於莉看著自己的雙胞胎兒子,眉開眼笑的說道:“要往後麵躺的那個是老大,懶,小時候吃奶都不樂意用力。老二就皮多了,老是咬人。”
於莉話語裡,是大的也嫌棄,小的也嫌棄。可臉上的神色卻是滿滿的驕傲。
這是當母親的在長輩麵前彙報成績的時候,驕傲是必然的。
幾個長輩,都已經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了。這年頭,這樣的胖娃娃,還是兩個,誰家不希罕?
要不然何大清也不可能拿珍貴的糧食,跟人家換抓周的東西。
其實說珍貴,也是在彆人家。
對於何家來說,糧食這玩意總歸是夠吃的。
現在也就偶爾拿糧票換點細糧什麼的填補一下。
於莉給她山西的姑姑寄過兩回糧票,當時何雨柱換全國糧票是因為這個時間長一點,卻沒想到還頂了大用。
據說於莉姑父姑姑那邊自己倒沒有多少開銷,但她姑父的幾個戰友遺孀家,卻是孩子不少。糧票寄過去後,不到一禮拜時間,都來不及經過郵局,那邊直接托熟人帶了一封信過來。
還不是於莉姑姑的回信,而是基本上在於家沒什麼存在感的姑父,特意寫來了感謝信。
說於莉寄去的十斤全國糧票可算救了他戰友一家,他那邊隻有本地糧票,想找人換,還找不到門路。
這年頭哪怕就是職場內的,出門也是不方便,何況還帶著糧食過去。
於莉姑父在那邊也就是個小領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人物。有一家子老友求上了門,於莉姑父湊了十多斤棒子麵給對方,結果半路上還被人盯上了。
也幸好隻是搶了糧,沒有傷人。
信裡沒說明是什麼樣的關係,讓於莉姑父這個年頭,都要想著要幫老友。
對於於莉姑父信末的隱晦求糧票的言語,於莉也沒搭理。
這個年頭,誰都難。要是她姑姑寫信過來求援,於莉肯定能幫就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