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262,造勢
有聰明人愛說八卦,也有那些不怎麼聰明的人,卻探究出了真相。
像軋鋼廠最近就有話語傳出,軋鋼廠有現在,都虧有段副廠長跟何雨柱。
何雨柱聽到這事是有點懵的,就算有人想搞他,也不用把他抬到這麼高啊。
後來打聽清楚詳情,才知道這事還真沒有瞎說。軋鋼廠上萬工人,還真得對他何雨柱說一聲謝謝。
這事,還是從城市定量和食堂供應說起。
城市定量肯定是都減了,像那些如易中海一樣的重體力勞動者,原來是45斤,其他若乾。可是現在也就隻有三十多斤定量。
而何雨柱更慘,現在他算職場中人,連劉萍她們的定量都超過何家父子。
當然何家也不缺這點東西。
前麵說過,這幾十斤定量,可是有粗糧細糧的比例在裡麵。像何雨柱這樣的,如果沒有另外的補充,那就等於說讓他拿根半斤的紅薯啃一天,這就是何雨柱的定量該過的日子。
要是這樣,也不用乾活了,沒有力氣了嘛。
這年頭又沒油水,大多數都是體力活。彆說二三十斤,就是翻個兩倍,像何雨柱這樣的小年輕,一個月也是湊合。
這也是大家都要進廠的原因,特彆是進大廠的原因。
彆的不說,大廠的半斤糧票可不止買到半斤糧食。
所以原劇裡也可以看到,很多在廠裡帶饅頭回家吃飯的場景。這個就比較寫實了,無他,廠裡的饅頭比自家做的更劃算一些。
就是到了後世,已經不用糧票了。有些大廠工人依然如此,每天買主食的時候,會多買一些,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
軋鋼廠本來在糧食供應上麵就享受優待,畢竟鋼鐵在這個年頭,還是很高大上的行業。
而謠言說要感謝段副廠長跟何雨柱的事,還是從套筒扳手車間說起,掙外彙嘛。於是在楊廠長去上麵開會後,軋鋼廠的糧食供應又提了一截。
平攤到每個人頭上雖然不多,但依然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其實這事應該感謝的是楊廠長跟技術科那幫人,當然何雨柱提出的想法,說感謝他也沒錯。
畢竟套筒扳手是技術科發現,楊廠長拍板的事情。
但感謝段副廠長,何雨柱就不知道這裡麵到底是造聲勢,還是就是捧殺了?雖然整個的車間運行都是段副廠長在管理,但也就是管理而已。其他事情根本跟他沒關係嘛!
何雨柱隻能苦笑,特麼的,這是無妄之災啊。
在大廠裡,除非你是某個部門的一把手,不然像這類的謠言,肯定是壞處多過好處。
好處不過是跟何雨柱打招呼的人多了,不論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看到何雨柱總歸會上來喊聲何師傅。
可壞處,不用說也明白。我們一直遵循的是集體榮譽,你玩個人是啥意思?
要何雨柱是大車班班長,可以把大車班出成績的事,全部歸屬於他的領導。隻要下麵沒意見,上麵基本上也沒意見。因為何雨柱就是大車班的一把手嘛。
可是現在,何雨柱已經不同了啊。
也幸好,路科長一直跟何雨柱關係蠻好,沒有懷疑過何雨柱有這樣的想法。
就是如此,何雨柱聽到這種事後,第一時間就敲響了科長辦公室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