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半城這回事,根本就沒通知港島那邊。
現在的婁半城,與其他幾房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這誰都不能怪,雙方的理念不同。
也還是為了套筒扳手的事情,婁半城一開始,是為港島那邊爭取了近幾十年的代理權。
按照婁半城的規劃,港島那邊保持微利,或者哪怕虧本,也要全力的爭取市場。
這樣的話,雖然婁家暫時會虧,但長期來看,肯定是大掙特掙。
這一切判斷的前提,是婁半城認為這個國家會越來越好,現在以婁家小虧換上麵的友誼,是最劃算的生意。
而婁家港島那邊,卻是舍不得眼前的利益,認為有錢不賺王八蛋。所以把套筒扳手的對外批發價私自提高了一倍不止。
這就讓軋鋼廠的套筒扳手在搶占市場方麵,失去了最大的優勢,也失去了最好的時間。
雖然有專利,但暫時來說,人家連我們都不承認,又怎麼會承認我們的產品?
這就搞得一開始的市場,隻是不冷不熱。
後來,上麵知道了這個事情。也是對婁半城有了埋怨,雖然婁半城補救了。
比如把幾十年的代理權還了回來,比如任由其他廠子生產等等。
但總歸搞得大家不舒服。
直到去年,市裡跟婁半城商量著3捐獻。包括專利,包括機器。
為了這個,婁半城甚至修改了在港島立下的遺囑。
也就是等於分家了。
港島曾經他兒子帶出去的那些東西,全部給了他兒子。
而國內的部份,與彆的分支無關。
這樣分,婁半城長子那邊自然願意,畢竟當初他出去,可是帶著婁家大部分的財富。
剩下的那些固定資產,長子那邊也沒那個膽回來接收。
長子那邊為了切割乾淨,還把套筒扳手代理權的那家公司又還給了婁半城這邊。
要還是像第一年那樣掙錢,肯定不會還。
但這幾年隨著我們的發展,彆的地方不清楚,但在亞洲這邊已經有了一定話語權。
有話語權,就有人上門做生意。而婁家港島的代理權,輻射的也是這些地區。
加上婁半城三番五次的不讓那邊漲價,還特意把管家文叔派去了港島,專門監管這個事情。
現在港島代理點,掙的那點錢,也僅夠公司的開銷而已。
這種事,誰樂意乾。所以還回來也是正常。
也就是說,現在四九城的婁家,就是一家三口。而婁小娥,就是唯一的繼承人。
當然,這肯定是明麵上的。說白了,不過是三國諸葛家故智而已。
也正是為此,婁半城沒有把婁小娥隨便找個人嫁了打發。
而讓婁小娥去港島讀書,是培養也是鍛煉。至少那個代理點是需要婁小娥去掌管的。
要隻是婁小娥一個人,現在還是生澀,肯定玩不轉。
但現在港島那邊,還有管家文叔呢,
那雖然是個老派人,但掌管這樣一家商貿公司,還是可以的。
套筒扳手畢竟不像彆的,顧客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港島那邊有訂單,收錢簽合約。然後這邊下單,給錢。
這種生意,要的不是聰明,而是沒私心。
文管家恰好就是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