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壓歲錢風波(1 / 2)

第338章336,壓歲錢風波

何雨柱還真為原身的老娘感到悲哀,可能是時事的原因。

兄妹倆的老娘並沒有送回何家的老家,而是選擇了一處亂葬崗做了久眠之所,這個是相當讓人膈應的。

但這個也沒辦法,何雨柱剛來的時候,是對何家沒歸屬感,自然不會想著替原身老娘遷墳。

等到這幾年有歸屬感了,但現在這個年頭,又不好做這種事了。

不過,人都沒了,也計較不了那麼多。

再說何雨柱自認為也對得起原身老娘在天之靈了。

他靈魂雖然不是傻柱,但肉體可是傻柱,延續的血脈也有地下這位一部分,所以何雨柱自然不虛。

說起四九城的亂葬崗,最有名的就是“菜殺五埋”了。

也就是菜市口是殺人的地方,殺完後,沒人收屍的話,就一張破草席包裹包裹,埋到了五道口。

對的,也就是有職業技校那個五道口。

其實四九城的亂葬崗有很多,大多數都是不怎好的地方。

也不想想四九城原來是什麼地方,首善之地,所以像宮裡的無根之人,以及宮女什麼的,都有各自成群安葬的地方。

“中官村”,中官就是明朝對太監的稱謂,後來改了名字大家都知道。

還有個比較重要的地方,說重要,是因為這位人物屬於舔狗界的大人物,多爾袞,就在三裡屯工人體育館附近。

至於公主墳,其實四九城有好幾處,當然出名到作為地名的隻有那麼一塊地方。

這個與辮子朝的喪葬製度有關,也就是嫁人的公主,不能入皇陵,也不能葬在夫家,而是另選地方。出名到作為地名的原因在於,彆的地方埋了一個,那塊地方埋了倆,而且是同一年過世的親姐妹。跟什麼還珠格格原型一點關係都沒有。

至於其他恩濟莊,定福莊,還有師範大學什麼的,其實也是類似存在。

有人會問,那那些當官的經商的萬一嘎在四九城,埋在了哪裡?

這種一般分兩種,有條件的自然是全須全骨的送回家鄉。大多數是骨灰寄存在寺廟或者義莊,等到家人過來接回老家。或者還有各種鄉黨代辦。

不論大小生意人或者手藝人,葉落不能歸根總是傷心的事情,怪不得何大清這段時間老是夢到他們老娘了。

大抵就是當年困難,隻能就近便利埋葬。而這幾年日子漸好,所以何大清才有心思愧疚。

這年頭的掃墓祭奠都是隻能就簡。

用著帶來的柴刀,把墳上麵簡單的收拾了一下。

收拾的差不多了,何大清也就來了。要不是場合不對,事情不對,何雨柱都想問問他老子是不是掐著點來的了。

但看看何大清的臉色,何雨柱果斷的放棄了這個想法。

特麼的,何大清揍他的時候,可不像揍老二,對何雨柱可是相當舍得下狠手。

至於老大,從來沒挨過揍。

何大清沒讓兄妹倆動手,親手把貢獻給他媳婦擺上了。

也沒有彆的東西,一小碗紅燒鯽魚,一小碗紅燒肉,一小碗油炸豆腐,幾個白麵饅頭疊了一碗。

平常人家年夜飯都不一定有這麼豐盛,可見這回,何大清是真下了功夫。

又從懷裡摸出一瓶酒,倒在帶來的酒盅裡。

點燃線香,招魂來兮。

枯枝寒鴉,冷風殘雪。

兄妹倆帶著孩子們燒完帶來的紙錢,又磕了幾個頭。

連倆個孩子這時也嚴肅了起來,按照何雨柱指點的一板一眼的做著對亡親的禮節。

本來做完這一切,應該是收拾收拾,準備回去了。

這時的何大清卻是神情肅穆道:“你們去路口等我一下,我跟你們老娘說會話。”

待到兄妹倆牽著孩子走出一段距離後,何大清才算鬆垮了下來。

何大清也不顧地上臟不臟,直接往地上一坐,用手擦拭了幾下墓碑,這才輕聲道:“孩他娘,看到了吧?小的那個是雨水,大的帶倆孩子的是柱子跟咱家的大孫子,一雙,兒媳婦還生了個小孫女,太小,怕風吹著,等到明年再領來給你看看,咱們家現在興旺著呢。??????可彆瞎怪我了,我可沒乾那種拋家棄子的事情。??????”

如此嘀嘀咕咕一大堆,何大清都不清楚說了什麼。

而在下麵路口等待的何雨柱兄妹,也是大眼瞪小眼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雨水問道:“哥,咱爹就這麼想娘?說這麼多話?”

何雨柱聞言翻了個白眼,兄妹倆說對他們這個老娘的感情,真說不清楚。

何雨柱是完全沒記憶,而何雨水原來小時候可能還記得一點,但時隔多年,現在都過去十多年了,哪裡還記得什麼。

每年都過來,不過是自己的一點念想。

國人對於亡者的思念,有情感,也有自己對於生活的無奈。

都成家立業了,不論原來什麼樣的性格,在家人麵前,總歸要裝堅強,裝若無其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