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是不熟悉,不知道於海棠有沒有對象。後來熟了,也就沒介紹的欲望了。
還是那句話,這個年頭牽線保媒,也是有責任心的。
於莉雖然心裡不舒服,但也隻能忍著,自家妹子不爭氣嘛!
今天是禮拜天,雨水今天就去圖書館看書了。可看於海棠這個樣子,也不清楚去哪瘋玩了回來的。
何雨柱見於莉不搭理她妹妹,於是在邊上做和事佬道:“剛跟你姐去爸媽那了,你今天休息怎麼不回家?”
“哎呀,現在我一回家,媽就喋喋不休的催著我跟楊為民的事,我現在正是乾事業的時候呢,哪有心情想這個事?我煩她。”於海棠還是如此沒心沒肺。
“是?不想,還是楊為民不想?你能不能讓我們省省心?”於莉雖然答應何雨柱不管了,但還是心急。
於海棠撥了一下自己劉海,臭美道:“肯定是我不想,楊為民巴不得立馬結婚呢。”
何雨柱咳嗦了一聲,說道:“莉莉,你跟海棠先進去。我去接丫丫她們。”
何雨柱不想摻和姐妹倆的事,他雖然叮囑了於莉,讓她有些話彆胡說。
可何雨柱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把於莉係在自己皮帶上。
說不說在於莉那邊,但這也算是何雨柱對於莉的一次大考了。
於莉聞言一頓,恍惚了一會,這才倉促的笑了一聲說道:“哦,哦,你去吧!順便看看老大老二在哪,讓他們回來寫作業。”
這年頭找孩子也是個問題,熊孩子們的遊戲範圍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大的。
像十歲以下的,站在四合院門口喊幾聲,都能喚回來。
這也就是說,十歲以下的孩子玩耍,基本上都是在家長聲音可及的地方。
一般這樣的算聽話。
如果站在院門口喊了半天,熊孩子沒回來。等到孩子回家又說不出正當理由,那麼一頓竹筍炒肉是少不了。
當然,像何家的丫丫這樣的小孩子,基本上都是在院子裡麵玩耍。
就算哥哥們帶著她出了院子,也不會離院子太遠。
從懂事起,各種人拐子的傳說,就被大人們當睡前故事說給孩子聽。
所以外國的那些神話故事,童話故事什麼都是弱爆了。
國人從小到大聽的都是現實黑暗題材。
那什麼點支香煙對著人吹口氣,那人就會聽話的跟著抽煙的人走。還有什麼糖果裡有聽話丸什麼的,拐去了賣到山裡,……
總歸是怎麼邪乎怎麼說。
像何雨柱家三個都是聽著這些故事長大的,所以說教育,後世的各種防盜防拐教育,現在就有了言傳身教的版本。
彆的不說,何家丫丫,一個人在老院子的時候,最多隻在中院玩耍。
如果有院子裡同齡孩子,那麼可以前院後院亂串,最多也就大院門口。
跟著大孩子們,也就是胡同裡晃悠。
距離,安全,都是刻在孩子們骨子裡。
這種辦法教出來的孩子,何雨柱也不清楚好壞。小丫頭還看不出來,但自家兩個孩子,並沒有因此變得膽小懦弱。依然是該玩玩,該惹禍惹禍。
像今天,老大老二帶著丫丫,就是很有數的在四合院門口跳皮筋。
皮筋這玩意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就是褲子腰間的鬆緊帶。
一般有婦女的家庭,都會一買十多米,孩子們想玩了,就用剪子哢嚓一段,等玩夠了。皮筋拿回家,把結一解開,還是能用。
這個年頭,很少會專門的買玩具。
大多數玩具都是因材就物製造出來。
比如挑花繩,就是紮頭發的皮筋。
抓子兒,幾塊小石頭就能鍛煉孩子的手腕靈活性。當然也有用“嘎拉哈”的,也就是豬跟羊的膝蓋骨,華北地區也叫羊拐。
這個是小女孩愛玩的遊戲。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說嘎拉哈是因為以前的人識字的少,所以一年一個,給自家女兒記年齡用的。
還有丟沙包,碎布縫成。雞毛毽子,這個都清楚,小時候家裡大公雞尾巴都是禿的,就是因為這個。
其他還有很多很多,雖然沒有商店裡賣的玩具那麼精致。但卻是隨地取材,隨便到哪都能玩起來的東西。
而且這些玩具,大多是大人教一次。其他就是大孩子們自己製作了。所以這個年頭的孩子們,很少會有動手能力差,或者手腳不協調之類的毛病。
更不會跟後世似的,孩子離了手機跟電腦,就跟染了狂躁症一樣,不知道該乾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