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不願意自己提建議,然後是彆人掙錢。
至於紅木這些東西內地也是越用越少,婁小娥不用,那些東西就能保住了麼?
huo翁從頭到尾都沒提出什麼反對意見,就好像真的不在乎這點事情似的。
婁小娥還真以為huo翁家大業大,不在乎這點小花樣。
結果卻給了她大大的“驚喜”,huo翁直接跟四九城那邊訂貨了。
而且還不是婁小娥這樣的小單量,直接低檔家具論套就是大千之數,高檔那些也是以千計數。huo翁那邊出圖紙,然後四九城跟南方某個城一起生產。
再加上經由婁小娥這邊的訂單,家具行業迎來了一波爆發。
作為引起這場爆發的紅星家具廠,那地位自然不同了。
這才是楊廠長想著要低就家具廠廠長的原因。
至少何雨柱發明的那些家具套裝,專利權在紅星家具廠手裡,就算彆人要生產,那些賬也要從紅星家具廠這邊走。
楊廠長想東山再起,李副廠長自然是不允許的。
但現在的紅星家具廠,何雨柱一個科長級人物,也是壓不住了。
畢竟是上麵較勁的饕餮盛宴,跟何雨柱這樣的小卡拉米沒什麼關係。
整到後來,何雨柱就成了一個主抓後勤的代理副廠長。
嗯,跟老李在軋鋼廠的位置是一樣,但級彆卻還是科長。
這玩意就看紅星家具廠有沒有擴產擴招的可能了。
不過何雨柱並不看好這上麵的事情,因為過年了。
曆史的車輪並不因為誰的努力而停留片刻,一眨眼,就是風雨之年。
這個事是怎麼發生的,誰都說不清楚。有人說是因為這個,有人說是因為那個。
但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公私合營去年才徹底結束。那些手握分紅的商賈自從去年開始,為了家族的延續,以及各自的發展,發生了一些不是太好的事情。
比如說,有人想從政,手裡有錢,自然拿出光頭時期那套吃吃喝喝,拉攏各個層次的精英人物。
再比如說,有人還是想經商,但正兒八經的生意,現在基本上都是國營的。那這些人能乾什麼呢?
何雨柱是不敢沾染這些事情,所以這段時間廠外的飯局,都是能推就推。
今年開年第一件大事就是楊廠長選擇了去療養,把廠裡的事務全部交給了李副廠長代管。
這又是一個與原劇裡不同的地方。
像原劇裡,這一段時間,是楊廠長最忙的時候。忙著帶著傻柱在大領導那消磨,想著通過升官,逃離這場漩渦。
而現在,楊廠長想去家具廠的事情,受到了李副廠長這頭的強硬打擊。
可能是覺得沒什麼指望了,乾脆學了老書記,選了個地方療養去了。
聰明是聰明,隻是不夠堅決。
如果這個時候楊廠長選擇病退的話,以老李同誌的大度,說不定還真會放他一碼。當然彆的地方會不會折騰他就是說不清的事情了。
婁小娥這種事玩的最六,借著家具廠在港島的東風,直接尊HUO翁為首,在港島搞了個所謂家具行會。
也就是協調內地家具供應港島的事情。
HUO翁自然是會長,港島某社那邊掛了個副社長的名頭。
婁小娥隻是抓了四九城紅星家具廠的供應商,其他都沒沾惹。
要知道,一套高級家具的利潤,能抵婁小娥代理的家具利潤幾十倍了。
而那個高檔家具,婁小娥本來也是能沾點光的,可是婁小娥這一方麵就是完全沒沾惹。
這方麵,HUO翁是吃了大頭,其他人,跟內地有關係的商家,自然也是分潤了一些。
那些人有感於婁小娥的大度,要推選婁小娥當副會長。
最後婁小娥隻是認了個理事的位置,不過也不知道婁小娥跟那些人怎麼溝通的,給了婁半城一個名譽顧問的位置。
還特彆邀請婁半城過去商量一下,行業該如何更好的發展東南亞的家具生意。
這個也是正常,要知道,那時比較好的木工大師,基本上都在內地。
這方麵的聯係,自然是婁半城比那些港島商人要熟悉。
婁半城渾渾噩噩的,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一下子從一個退休老頭,變成了港島行業名流。
拿著四九城某社代轉的邀請函,婁半城也不清楚自己應不應該去港島那邊。
這玩意,婁小娥自然有準備。她舍去那麼多的利潤,不就是為了給婁半城爭取一個可以光明正大出去的機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