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任言罷,心念一動,枯木劍飛掠而出。
張桂芳與風林對視一眼,乾脆縱馬而出,往前衝鋒。
反正有人壓陣,不怕妖獸衝亂陣腳。
這張桂芳本就是武道二境,氣血旺盛,昨夜服下朱果,更是平添千斤氣力。
他揮舞著臼杵槍,看似粗獷,實則嚴密,槍芒森森,不斷洞穿妖獸眉心、咽喉。
風林武道修為稍弱,卻有口吐紅珠傷敵的左道異術,神珠在前,狼牙棒在後,敲得朱厭腦袋開花。
餘下的五百騎兵也結陣衝鋒,刀槍劍戟一齊施展,撲殺漏網之魚。
至於步卒,則按兵不動,刀斧手在前,盾手在後,為弓弩手保駕護航。
楊任此番下山,本就是為以殺轉劫、消除毒禍,自不會放過這大好時機。
可惜,這些妖獸血脈稀薄,靈智初開,殺一頭也隻消弭了約莫百一毒禍。
若想徹底將餘毒散儘,在煉氣化神境安生修行,至少還需誅殺百頭妖獸。
考慮到動貪嗔癡念會助長毒禍,怕是百頭都打不住,起碼得殺個三四百頭。
楊任以極強的毅力壓下動用五火七禽扇的念頭,隻借五行遁術來回穿梭,以火法、雷法對付蠱雕,以枯木劍誅殺土螻、朱厭。
這些妖獸在凡人看來頗為駭人,可他既有煉氣化神的仙道修為,尚有武道二境的渾厚氣血,此等異獸、與牲畜無異。
若是隻有武道修為的張桂芳、風林,即便有誅妖之力,定也擋不住妖軍奔襲。
楊任則不然,五行遁術來去自如,火法雷法頃刻施展,枯木劍有道家氣韻,乃誅邪之寶。
縱使有撲到身前的妖獸,憑借武道氣力也足以將其生撕。
如此酣戰數十息,楊任身前無妖,那一襲青色道袍,此刻已被血色浸染。
張桂芳與鳳林衝鋒陷陣,起初還不時揮動兵刃斬妖,可十息過後,能來到身前的妖獸已無多少,再十息後,隻剩掠陣助威的份了。
這兩人也算武道奇才,曆經大小戰事百場,可望著那不斷消失出現的血色背影,已經開始懷疑人生。
至於那五百騎兵,本來還能撲殺幾頭重傷未死的妖獸,現在好了,成了烘托氣氛、製造煙塵的背景板。
楊任大開殺戒,五行遁術越來越純熟,火法、雷法越來越神異,枯木劍越來越迅疾。
如此一刻,千頭妖獸誅滅了大半,餘下的,不是掉頭返回,便是往側翼逃竄。
而側翼,正是北伯候麾下兵馬逃離的方向……
楊任不斷斬獸,誅妖滅邪,其道體內的長生之毒愈發稀薄,終於消失不見。
他顯現身形,感受著經脈中所剩不多的法力,有些暢快地吐了口氣。
這些妖獸,終究不似其祖上古大妖那般凶猛,真算起來,大抵相當於後世的一千重騎兵,在當世自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兵力。
可於仙道中人而言,妖軍個體的力量並不強大,處理起來有些麻煩,卻算不上對頭。
隻是,在百年前,仙人們尚不敢爛造殺孽,造下業力,如今更是不會輕易屠殺,讓長生之毒加重,壞了修行。
楊任有以殺轉劫之能,自無禁忌,經此一役,在北地駐軍徹底打響了名頭。
誰都見過那一襲青衫時隱時現的神異景象,見過雷火縱橫沙場、無往不利的手段,見過木劍穿梭、頃刻斬妖的威力。
若是天數未變,楊任會身死上榜,成了甲子太歲。
如今,他提前十年踏上仙道,命數大有不同。
北地駐軍對其無不心悅誠服,紛紛稱讚,有人視其為真仙,有人視其為神魔……
真可謂: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我,楊任,絕不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