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生靈皆有欲念。
煉氣士求長生不死,大道逍遙。
黎民百姓求安居樂業,平安順遂。
楊戩求修成神通,踏碎淩霄。
楊任求渡過大劫,成就仙道。
殷受求無拘無束,自在逍遙。
若無欲念,淪為木胎泥塑。
若焚欲火,成了敗絮殘柳。
故而,闡截二教聖人曾命弟子關閉洞府,靜誦黃庭。
故而,帝乙托孤太師,於殷受既是輔佐,亦是壓製。
可是,殷受厭惡壓製、厭惡規則。
為得真正的自由,他決意邁入仙道,雖屢屢受挫,依舊未曾氣餒。
當他得知太師是長生不死的仙人後,其胸中怒意已有衝霄之勢。
當聞仲上書“請”他攜二子出城秋狩時,其怒火已足以焚儘理智。
殷受是聰明人,他已知道王朝敗落前王嗣會受人道庇佑,他看出了聞仲內心的掙紮,所以猜出了真相。
不錯,他是想邁入仙道。
可他依舊不願受人操縱。
哪怕殷郊和殷洪有望拜入截教仙人門下……
這才有了禦書房的君臣奏對!
帝王,極善平衡。
你以截教之勢壓我,我便借闡教之勢抗衡。
當夜,楊任借金光縱地,徑直往青峰山方向去了。
自然,他有宿慧,知曉殷郊殷洪本來師承。
可是,此事不能暴露,隻好先回山門,讓清虛道德真君定奪。
這縱地金光法乃聖人親賜,其間暗含對宇宙的領悟,已有幾分縮地成寸的真意。
如此行了兩個時辰,已至青峰山。
清虛道德真君盤坐石床之上,搬離龍,納坎虎,運元神,體悟大道,忽覺心血來潮。
“這小子怎回來了?”
清虛道德真君睜開眼眸,祭起混元幡。
不等楊任反應,隻覺天旋地轉,已入紫陽洞內。
“拜見師尊。”
楊任恭恭敬敬打了個稽首。
“你不在朝歌好好做官,怎兀得回了山門?”
清虛道德真君雙眉微蹙,神色不愉。
終究是聖人旨意,自不能輕易違背。
“啟稟師尊,若非遇上緊要之事,徒兒自不敢回來……好教您老人家知曉,截教欲收王嗣入碧遊門下,吾等需早做打算。”
楊任知時態緊急,不敢耽誤。
師祖命自己入朝做官,隻為歸攏人道氣運,好反商歸周,代理封神。
如今,截教都搶上門來了,怎能不積極應對?
“此事當真?”
清虛道德真君默默攥住拂塵。
闡教於封神大劫早有謀劃,玉虛十二上仙收何人為徒,其實本有定準。
奈何,天數已變,已有李靖、金吒、韓毒龍、薛惡虎等人被收入碧遊門牆。
若是殷郊、殷洪也被截胡了,玉虛三代門人真就寥寥無幾了。
“截教說動聞仲,上書勸帝王於九月初九秋狩,好讓碧遊仙人趁機收那二子為徒。
若非帝辛與太師有隙,總算是露了破綻,否則弟子也要被蒙在鼓裡。”
楊任並不確定截教要收幾個徒弟,可既然人家敢來,定是有所倚仗。
所以,最好是能把廣成子、赤精子一齊說動,帶上番天印、陰陽鏡,直奔京畿。
這二位皆有八卦紫綬仙衣護身,其法寶也厲害無匹,二者合力,威勢驚人。
若能阻遏截教預謀,自然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