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識洪荒(1 / 2)

祈自雲夢出,行四千三百載,所行之路途之遠,億億裡不止,但所見生靈多蒙昧,可交談都無二三,大多雖有智慧,但離道甚遠。

對周邊環境了解有限,個個都是宅在自己的山頭,一說不周山都想去,喊同行時也說好,出了山頭就後悔,言自己有過於衝動,想念族群,遂又回返。

最令祈折磨的一個拉扯了祈一年,才下定決心,告訴祈不去了,割舍不下家園。

現在的祈才發現,找一個同道之人有多難,更何況道侶了,也絕了第三個目標的想法。

一心觀山看水,若發現一處美景便下雲休閒一下,吹奏一段,陶冶情操,不成曲,想到哪處便吹奏哪裡,隨心所欲,進行的速度卻快了不少。

果然,隻要人不多管閒事,無欲無求,就可行無顧忌。

祈也了解了現今的洪荒,那些族群多依靠本相作戰,肉身搏殺,與巨獸類似,少部分族群才有天賦神通,而且也不是每個族人都會。

靈寶靈根陣法基本沒有,曆時至此,隻看到了一件下品先天靈寶,那一件靈寶便讓一個族群在周圍的環境中沒有敵手。

於此,祈才感歎自己得天獨厚,福運驚人,同時不再使用辟世白玉節和水華醒世鼓,淨世白蓮更是存入心神中,無危險時不顯露,對外隻用寧心鈴。

雖然在打殺那些巨獸時多麻煩了一些,但也隻不過是多打一道清淨神光而已。

若是太無聊了便從蓮池中抽取些藕絲編成細繩,打發時間。

直到看到一座靈山上有陣法攏罩,這才停下了遠行的步伐。

此山平麵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西三麵陡峻。

北麵稍緩,頂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其名列於石壁之上。

有一石碑處於山腰處,上書少華山。

此山秀麗豐凡,靈機充沛,陣法處於三座山峰之間,顏色明亮。

有群鳥於陣中飛舞清鳴,各類鳥兒皆是毛羽豔麗,光彩奪目。

祈見此陣,心有所好奇,不知其作為為何。

額頭上立生兩目,孔瞳豎立,神光蘊育其中,可看破虛妄表象。

隻見陣中靈光流動,形成三色飄帶,飄帶轉動,引起靈氣旋渦,不斷吸納外界靈氣,卻不留存在陣中,全被導入地下。

這陣法雖然不留存靈氣,但也將周圍靈氣彙集在一處,總比外界要濃鬱得多,難怪吸引了族群在這生存,靈機充沛,矛氣彙聚,也的確是個繁衍的好地方。

再仔細觀察,祈發現這個陣法與其說是彙集靈氣,注入地脈,不如說是地脈於此吸納靈氣,長久的靈氣流轉,導致形成了這個陣法。

若有朝一日地脈下沉,那這個陣法可能會自行崩解,變成一個靈氣炸彈。地脈下沉後,陣法運行越久,崩解時威力越大。

不過隻要避過陣法崩解,後續這處就會形成一個靈盛之地,崩解威力越大,靈盛之地持世時間就越長,範圍越廣。

算是一個福禍相依的地方,就看此地主人運道如何,是否能克製住貪心了。

祈也沒有了下去尋寶的心思,既然此地有主,去與不去於道無有障礙,便不徒生事端了。

繼續駕雲而去。

又行一千四百載,祈和一個凶獸杠上了。

那凶獸是被祈的蕭聲吸引而來,隻見那凶獸混沌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無麵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