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勢如破竹卻又無可奈何(2 / 2)

這就是蕭尋給他設下的計謀嗎?

諸葛亮趁機勸劉備早做準備,保留一部分力量,要不然等到曹操反撲,他可能連最後一點地盤都保不住。

但是卻被劉備拒絕了。

劉備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

許都近在眼前,就算明知道前路艱難,他作為漢室宗親,又如何能放棄?

如果上天注定了他劉備要死在這條路上,那他願意在這裡流儘最後一滴血!

而且他們和周瑜聯軍,一起進攻,哪有戰事進展順利,他卻提前後退,陽奉陰違的道理?

此非大丈夫所為!

諸葛亮無奈,因為他根本勸不動,也沒法勸。

劉備已經把天下大義拿出來了,他還能說什麼?

至於周瑜,就更不會後退了。

他很清楚的自己的任務,能不能攻破許都都不要緊,隻要他在這裡牽製了曹操大部分的兵力,給孫權創造了進攻的機會,讓孫權能夠攻破合肥,長驅直入,他就是大功一件。

赤壁之戰之後,孫權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宣示自己的能力,將周瑜壓下去,所以他必須要做點什麼。

就這樣,在劉備、諸葛亮和周瑜明知道中計的情況下,卻還是隻能硬著頭皮進攻,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劉備和周瑜聯軍便已經來到了襄城附近,在襄城外安營紮寨,準備和蕭尋來一場決戰。

此時,劉備和周瑜聯軍的傷亡,已經接近兩萬。

出征之時他們聯軍有將近四萬精兵,如今隻剩下了兩萬出頭。

一路攻城略地,他們雖然也補充了一些兵員,但新補充的兵員素質不高,戰鬥技巧也不行,在戰場上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將近一半的戰鬥減員,讓劉備和周瑜軍隊的士氣嚴重下降,如果不是他們一路連戰連勝,攻陷了不少城池,隻怕這隻軍隊的士氣已經降到最低點了。

安營紮寨之後,劉備和周瑜也沒有著急進攻,因為他們知道蕭尋就在襄城。

襄城雖然也隻是一個縣城,但是經過一個月的修整,幾乎已經被蕭尋打造成了一個軍事要塞,根本不是輕易就能攻下來的。

更何況曹操麾下的軍隊、將領、謀士如今都在襄城之中,隻等劉備和周瑜發起進攻了。

兵精糧足,以逸待勞。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和周瑜怎麼敢輕易發起進攻?

好在蕭尋似乎也不想和他們正麵戰鬥,除了每日派出斥候探查情況之外,根本就不露頭,一副要當縮頭烏龜的架勢。

蕭尋又不是不知道關張趙有多厲害,不知道諸葛亮和周瑜有多能算計,既然已經在戰略上占據了優勢,隻要嚴格執行戰略,他就能穩穩地獲得勝利,為什麼一定要冒險出去和他們正麵戰鬥呢?

非得見識一下諸葛亮和周瑜的神鬼之謀,試試關羽的大刀、張飛的丈八蛇矛、趙雲的亮銀槍有多鋒利嗎?

那不是純純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有這個時間,在城牆上看著他們想要殺死自己,卻又無可奈何的樣子,不好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