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維也納內閣設在了柏林?(2 / 2)

奧地利的外交大臣雷希貝格這時候道:“普魯士剛剛發過來電報,宣稱不打算支持奧古斯滕堡,因為他們要求隻是以民族自決為依據該兩個公國的地位”

雷納.斐迪南大公冷笑道:“他們倒是包藏禍心”

“怎麼說”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問。

“陛下,難道你忘記了,奧地利現在國內的局勢”

約瑟夫一世和雷希貝格臉色一變。

奧地利帝國因為是多民族國家,現在各個民族都在爭取更大的權利,特彆是第二大民族的匈牙利人,如今更是幾乎達到了奧地利人平起平坐的地步。

如果放任這種民族自決的話,甚至奧地利支持的話,那麼可以想象下,奧地利國內的各大民族將會以此為借口,要求奧地利給與更多他們權利,這對於本就不滿現在就是的約瑟夫一世以及奧地利政府來說,將會是災難性的事件。

因此幾人出於原則和立場考慮,陛下堅決的反對這種民族自決。

1864年8月8日,在維也納議會會議上。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討論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地位問題,一下子就否決了普魯士的提議這個民族自決的提議。

普魯士國王首相俾斯麥堅決反對下沒有參加這次會議。

不過正當各國都以為兩國會因此而鬨翻、丹麥行動受到影響的時候,普魯士卻是在8月10日提議普奧共同乾涉兩公國的地位乾涉方案,於是奧地利的約瑟夫一世等人求之不得。

並在1864年8月13日在法蘭克福舉行了兩國間的會談,並達成了秘密協議。

當雷希貝格外交大臣發現俾斯麥奧布背離的批評奧古斯騰伯格公爵的時候,他就放心了,因為顯然他們覺得普魯士已經不再耍心機。甚至在之後,這位奧地利的外交領袖從未如此溫順的尊照以為普魯士政治家的方針形行事。

甚至很多普魯士的人大惑不解,自從發生在巴登事件後,兩國原本不可能再合作了,至少在普魯士人看來霍亨索倫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永遠不再可能進行合作的時候,這才過去一年多,如今俾斯麥卻是建議普奧兩國共同維護德意誌邦聯之人感到屈辱的決定,而迄今一致認為俾斯麥對他們神聖同盟的普魯老保守派們,為俾斯麥的轉變致使普奧和解而感到歡欣鼓舞。

威廉四世協同他的樞密院成員們,盯著這一切的發生。

“普魯士很少有人認識到,俾斯麥這位普魯士的首相,已經完全掌握了外交上的主動權,很多人或許猜測維也納的聲明主要是奧地利推動下產生的。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隻是柏林的意誌而已,奧地利掉進了柏林設計的圈套中而不自知”

外交大臣海斯貝特.馮感歎道。

威廉四世微微一笑,“人們可能會認為,維也納的內閣設在柏林的威廉街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