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國際勞工聯盟(2 / 2)

1867年10月26日普魯士柏林的一家紡織廠,資本家為了在靜靜危機中保持盈利,一次又一次的吧壓力轉移到工人身上,他們連續4次削減工人的工資,與資本家交涉失敗後,工人們舉行了兩個月的罷工運動,工人們雖然堅持了許久,但是雙方一直無法取得合適的方案,工人們最終為生活所迫,養家糊口,隻能被迫接受不公平的工資條件,此次罷工運動衣失敗告終。

同日,在哥本哈根港的裝卸碼頭,發生類似的事情。在1867年10月22日該碼頭工人夜以繼日的搬運碼頭上的貨物,可是因為最終晚點完衝突成搬運工作,最後竟然全部的當天一分錢沒拿到,反倒最後被扣了當月的獎勵,當時500工人罷工,可是哥本哈根港進行的輪換製工人製度,最終這500人妥協了,一切都在承受不公平下繼續工作。

但更為顯著的是,在1867年10月25日葡萄牙的裡斯本鐵路大罷工行動更為著名,這場大罷工直接原因是工人的工資被削減,但這次勞資衝突比之前的幾次罷工更為強烈,工人不但被削減了工資,還遭到了解雇和殘害,有的還被毆打致死,工人階層和資本家的矛盾一觸即發,1867月10月28日,罷工運動迅速的在裡斯本的各個鐵路沿線展開,許多工人聚集在一起通過阻攔鐵路開動,破壞鐵路線等方式控製了多數鐵路路線,致使貨運線路完全癱瘓,鐵路公司損失高達200萬英鎊。

當地的工人紛紛支持,甚至裡斯本當地的民兵在鎮壓罷工運動時紛紛倒戈,最終裡斯本市長和路易斯一世為了穩定越演越烈的形式,不得不從其他地方調兵遣將過來維持秩序,雙方衝突中,發生了許多的流血事件。這個裡斯本城市沉浸在緊張的氣氛中。

許多工人在這場爭鬥中手上乃至死亡,全城人民毒池表示震驚和憤怒,越來越多的工人聞訊趕來,曾經妥協退讓的工人也紛紛趕到鎮壓現場,包圍了裡斯本民兵部隊並將他們驅趕出去。一時間裡斯本整個城市被工人們控製了,該市政府成為傀儡。隻能夠向路易斯一世求援。最終在路易斯一世部隊鎮壓下,這場強烈有艱巨的罷工鬥爭以失敗而告終。

1867年10月329日,荷蘭王國荷蘭社會改-革思想家亨利.達利、愛德華.貝拉斯、亨利.勞埃德站出來呼籲各國理性看待各國工人的罷工行為,要求各國對待工人訴求工人提高待遇方麵,不要意思暴-力來回應,反而應該儘量聽取工人的意見,滿足一定上的物質需求。

還沒等各國王室和政府反應,這些工人團體卻是紛紛表態感謝三人的支持,同時要求三人在國際上為他們發聲。

1867年11月20日,這場街頭運動領頭人亨利.達利、愛德華.貝拉斯、亨利.勞埃德在荷蘭王宮海牙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反托拉斯大會,接待了來自全球各地街頭運動領袖,其中平民工人居多。

裡麵主要有社會工人、農民、還有中產階級,出席人數超過500人。

來自比利時、英國、米利堅、法蘭西、丹麥、瑞典、沙俄、奧地利、普魯士、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等這次運動的領頭羊。

這次會議後,三人主導下,竟然成立了一個新的國家組織,名字叫做國際勞工聯合會:荷蘭社會改-革思想家亨利.達利為總乾事、愛德華.貝拉斯、亨利.勞埃德成為該組織的副總乾事。其他各國都或多或少有一名理事。

到了這裡,各國才反應過,即國際紅十字協會、國際婦女協會和海牙國際法庭之後,荷蘭在又再次創建了一個新的協會。

而且威力不用多說,前麵的案例就是最佳的展示。

這次,就連一直老神在在的俾斯麥首相不由色變了。

畢竟,這次大罷工就連柏林都受影響了。如今這股力量掌握到了荷蘭民間力量手中,但俾斯麥是誰,他又怎麼會天真的認為,這次事件的背後,威廉四世會沒有參與呢?

“看來,我以前是小看這個年輕的荷蘭國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