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1861:我剛繼承荷蘭王位
“麵對英國和普魯士的置身事外看好戲,一向親荷的米利堅聯邦國內部分裂,造成荷蘭盟友中少了一個強大盟友,到了這個時候,荷蘭還能夠翻盤嗎?”
這句話充斥著全球的所有報紙,成為了不少社會精英最關注的事情。
就連荷蘭王國內部,不少人都升起了這個疑問。
荷屬澳大利亞大陸上,悉尼大學大四01班的講堂上,今天35歲的政治課老師比特,在台上進行著政治課講課。
當他課本內容講完後,接下來就輪到了疑問提問時間。
往常,這時候他麵對地問的問題基本上都是歐洲各國的政治態勢,或者荷蘭國境內麵對各族人民的時候,內閣政府會怎樣治理等。
還有他發現,學生們竟然最感興趣的,竟然還有荷蘭主導的三大國際組織海牙國際法庭、國際紅十字協會、國際婦女協會聯盟,特彆是後者,幾乎所有女學生都想要進入中。
不知道,今天的問題會有哪些呢?
有人舉手了!
比特老師看去,臉色有些難看。
“又是他”
第二排左起第三個,名字叫做的亞伯拉罕.凱,每一堂政治課問題最多的就是他。
沒有老師不喜歡問題多的學生,不過的那個這個學生問題多到老師幾乎都回答不出來的時候,那麼在老師看來,這就是一種挑釁。
沒錯,在比特老師看來,亞伯拉罕.凱這是在落他的麵子,讓他在全班學生麵前下不了台。
儘管如此想,他也不得不“迎戰”,因為悉尼大學作為目前澳洲和荷屬東印度在內名氣最大的大學,校規規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時候,課程老師必須友好的回答,雖然他討厭這一條,但是為了這份好薪水,當初他可是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大老遠移民來這裡,這5年來全家都移民到了悉尼,問了家庭和這份工作,自己卻是違心的選擇“迎戰”了。
臉上強迫的露出紳士的笑容,比特說:“亞伯拉罕.凱柏同學,果然又是你,老師十分欣慰啊”
比特老師讚賞之意表於臉上,環顧四周,讚揚道:“大家都需要向亞伯拉罕.凱柏同學學習,提問能夠提升大家對該內容的記憶影響,同時還能夠鍛煉你們的膽量,當然了,老師也能夠溫故知新,大家都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