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弱勢的王權對首相未必利好(2 / 2)

不過荷蘭首相在這些年都還算是比較規矩的存在,主要是他這個荷蘭國王太強勢了,看看他的父親威廉三世當年麵對第一個任期時期的托爾貝克首相時,兩人爭吵整個歐洲都知道,甚至在1861年托爾貝克當選從1862年開始的第二個首相任期時,威廉三世選擇直接把國王位置甩給他了,跑到盧森堡公國做大公去了,選擇眼不見為淨。

可見,他的父親威廉三世的荷蘭國王坐得太弱勢了。

再看看英國,1834年一年中,出現了三名首相,分彆是阿瑟.韋爾斯利、威廉.蘭姆、羅伯特.皮爾。那時候正式英國弱勢國王威廉四世,所以造成了這些首相沒人壓製下,首相稱為爭搶的對象。

荷蘭相同時期的,也是在威廉三世時期,1848年-1849年,換了三個首相,分彆是格裡特.西莫潘尼克、雅各布.德、約翰.魯道夫.托爾貝克;1858年-1862年4年,換了6個首相,分彆是布魯根、羅庫森、霍爾、路易倫、黑木斯特拉、托爾貝克,而這段時間,同時也是他父親威廉三世親政時期。

再看看他威廉四世統治時期,1862年-1870年托爾貝克,1871-1878年格裡特.德弗裡斯。16年隻兩人。

這使得荷蘭穩固發展經濟的政策不變,所以荷蘭這些年發展迅速。

“但是16年如一日,終究還是把自由黨給榨乾了,自由黨內部不少人忘記了權力需要流動才能夠保持效率,所以是時候需要改朝換代了。”

托爾貝克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

威廉四世歎了口氣,“是人都有自私的一麵,誰不想事後留下崇高無比的名望,托爾貝克今年80歲,或許想為服務了一生的自由黨貢獻最後的影響力吧”

“不過,終究還是擋不住未來的大勢”

想到這裡,他拿起了旁邊桌上的報紙,那是《澳大利亞時報》,隻見那上麵的頭版上一分為二,按讀報的思維,每個人都會先選擇左邊,再看右邊。

隻見左邊是前首相托爾貝克在西澳大利亞省輔助自由黨參議員拉姆斯競選高官職位的報道。

但在他的右邊,則是社會黨黨-鞭馬裡.菲利普帶領不少社會黨議員支持社會黨在西澳大利亞省參議員沃克的競選活動,在那裡,報道中的沃克十分自信,似乎充滿了鬥誌。

68歲的前比利時造-王者馬裡.菲利普pk荷蘭前首相托爾貝克!

這就是《澳大利亞時報》加粗加黑後打出來的特寫頭版標題。

隨著《澳大利亞時報》如打開了話匣子一般,其他的報紙紛紛跟上,標題令人眼花繚亂,但也耳目一新。

《歐洲時報》——“初生之犢不怕虎,社會黨單挑自由黨!”

《悉尼郵報》——“荷蘭大選頭陣打響,自由黨保衛戰從西澳大利亞省開始!”

《遠東先鋒報》——“社會黨如果挑戰西澳洲成功,社會黨+基督教黨聯盟可望組建聯合內閣政府!”

千變一律的,幾乎都露出了挑事端的節奏,“不管是一百年多搶的現在還是一百多年後的20世紀還是21世紀,媒體都是最喜歡把事情搞大的存在”

威廉四世卻不會把這股勁給打壓下去,第一,他喜歡這種氣氛,因為隻有這樣,才會把事情搞混,第二,隻有這樣,荷蘭的競選氣氛才會打破以往因為自由黨長期執政下死氣沉沉的競選氣氛。

荷蘭需要風風火火的競選,競選,其實就是一股燒錢的活動。

而這股流動資金,卻是能夠帶動荷蘭國內各行各業的就業機會。

看看現在報紙上已經開始若隱若現的站隊,雖然“害羞”,但是已經開始插手了,這是一個未來競選態勢的發展,現在卻是提前了。荷蘭國內的練兵,未來倒是好在國外動用。

倒也是一個荷蘭與眾不同的優勢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