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英國沒有永恒的敵人(1 / 2)

1881年4月29日。

倫敦,唐寧街十號。

英國外交大臣格來維爾麵對著英國時任首相格來維爾和財政大臣柴爾德斯義正嚴詞的猜測道:“女王陛下之所以不製止愛德華親王對荷蘭威廉四世發難。

我猜測,主要在於英國需要對荷蘭外交博弈懷著多麵性,愛德華王儲代表著鷹派。

而傳統上,保守黨托利黨也是對荷蘭打壓叫的最歡的,幾次跟荷蘭海上戰爭,都是發生在托利黨執政時期。

而我們自由黨輝格黨卻是喜歡對荷蘭進行緩靖。

目前愛德華王儲叫得歡,可是女王卻沒有指示我們去配合,就可以看出女王目前隻是在拿王儲的挑釁作為試探荷蘭威廉四世的底線而已。

為的,就是知道底線後,再采取行動。”

格來斯頓聽到這,見柴爾德斯聞言後的沉默,加上格來維爾的唏噓。

他知道該他出馬了,於是他道:“格來維爾說的不錯,英國和荷蘭自從1876年在馬六甲海峽發生爭執以來,就幾乎都是在嘴上功夫,最多也就延伸到了經濟領域。

在軍事領域兩國還沒有真正的過招,甚至就算是過招,除了智利那次之外,都是在尋找代理人發生戰爭。

從這裡,就可以說兩國目前都沒有想要直接軍事對抗對方的想法,英國顧忌自己如果海軍損失慘重,在本土自海外領地之外的聯係紐帶就會因此出現斷裂,造成統治殖民地和領地帶來極大的困擾;

至於荷蘭,則是因此可能會因此多年的經濟和軍事經營可能會一朝回到解-放前。

好不容易爬上的超一流強國地位,可能會因此下降。

維多利亞女王和威廉四世都知道,兩國的和平對抗可以,但是軍事上對抗的話,絕對得不償失,因為跟陸軍對抗不同,英荷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兩大海軍國家,不管是噸位還是艦艇的技術都是追求最先進的,如果兩國直接海上開打,那麼最後兩國最起碼超過三分之一甚至過半海上艦艇會被擊沉破損。

損失了過半的海軍艦艇,不管是英國還是荷蘭,都會被後麵的法德等國趕上,海軍前二強國地位頓時將會不再。

到時候憑借著德意誌歐洲陸軍最強國的地位,加上海軍可以比肩英國荷蘭的噸位,技術先不說,英國和荷蘭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兩國人口單個比得德意誌帝國不如,就算是兩國之人口加在一起,也隻是比德意誌的多不到千萬人。這樣的結果,對英荷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俾斯麥這次向我們示好,其實何嘗不是在英荷爭鬥之間拱火的行為,為的就是讓英荷繼續爭鬥下去,德國好借機拿好處罷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