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荷蘭也對英國好感度降到了1815年以來的最低點,隻有9%的人對英國還存在好感。
英國和荷蘭關係是如此的糟糕,以至於雙方的高層接觸基本上被擱置,而“戰爭言論”在倫敦和墨爾本已變的司空見慣。
1870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荷蘭威廉四世在參加希臘王儲和英國公主在雅典婚禮時互動頻繁,在世界引來了矚目,兩人進行了相對友好的會晤,兩國民眾對此寄予厚望,希望在他們這兩位國王的指導下,兩國外交政策團隊能夠落實共識。穩步改善雙邊關係,事實上,兩國原計劃在1876年展開對馬六甲海峽主權問題的會議,商討兩國的和平解決方案,並且落實1870年兩國王和平穩定二十年的雙邊關係。
最新一期的全球大學排行中,英國劍橋大學排在第一,牛津大學排在第四,愛丁堡大學排在第五。
荷蘭的悉尼大學排在第二,墨爾本大學在第三,阿姆斯特丹大學排在第六名。
這六所大學的校長聚在一起,就代表著全球教育界最頂級教育學代表人物的聚會,也代表著全球大學界的一種輿論。
因此六人的言論,帶著學界的期待,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六人都認同,英荷交惡重建信任是可能的。
儘管英國宣稱不會放棄大尼科巴群島的主權,對於荷蘭占領尼科巴群島的挑釁行為,他們的回應一邊的更加強硬。英國的在地中海和北印度洋的軍事演習越來越像是在入侵或者封鎖,加劇了馬六甲海峽和東地中海的緊張局勢。
相反,荷蘭在拉丁美洲跟其他十三國集團成員的陸軍和海軍的演練,同樣具有壓迫其他國家低頭的模樣,顯然,荷蘭也是以硬杠硬的模式,來反擊英國。
六人公開表示,英荷兩國陷入了典型的安全困境,都將對方視為最大的安全威脅對手。他們擔憂表示,一個大國越是試圖加強其中一方的安全,另一方就越是感到不安全,繼而加強自己的安全勢力和實力。導致惡性循環,使得他們更接近直接衝突的邊緣。
荷蘭的悉尼大學。墨爾本人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三所大學的三名校長表示,荷蘭的崛起將有意無意的挑戰英國的霸權統治,英國的政治製定者從來沒有,也不會接受一個新的強權組成雙-極世界秩-序。
倫敦繼續爭取盟友和合作夥伴的支持,以遏製荷蘭荷蘭,儘管它否認這一點。
不過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三名校長卻指出,英國的做法是自然反應,當荷蘭崛起速度太快,英國自然會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會產生警惕心理,同時荷蘭在全球的盟友數量冠絕全球,遍布幾個大洲,對英國的霸權構成了係統性的威脅。
英國自然需要製定對策,來應對荷蘭的挑戰。
不過,六人雖然對此有分歧,但是六人都同意,如果不製止英荷繼續這樣爭端下去,最後不可避免會發生兩國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