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足以抗衡,隻求維持自保不被吞並。
於是在中東歐,成為俄德奧三國三角格局。
南部還有一個奧斯曼帝國和中型意大利,西部有個法蘭西,海上對岸有個英國,北部還有個不大不小的瑞典。
這樣就是歐洲現有格局。
可是如果法國跟沙俄帝國走得太近,那會不會讓這既有的平衡被打破?
奧匈帝國該怎麼辦?
再回顧回去再看一遍,跟法國西班牙關係密切的哈布斯堡王朝直係統治在18世紀末結束後,作為其旁係的洛林家族接管了奧地利,但此時帝國已經是黃昏,特彆是拿破侖在法國崛起後,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覆滅,這給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帶去了極大的削弱。
禍不單行的是,這時候德意誌邦聯境內的普魯士王國逐漸崛起,奧地利帝國麵臨真正的大敵,普魯士與奧地利曾經同為同問德意誌邦聯的兩個主要邦國,後者是哈布斯堡的統治,曆史上大多數時間都是老大地位,對德意誌邦聯政治影響極大。
當時的奧地利極力想建立一個囊括德意誌邦聯所有國家邦聯的中歐帝國,多次提出建立大德意誌方案。
當時俾斯麥擔任宰相後卻主張普魯士來統一德意誌,兩國在立場上存在根本矛盾,因此難免兵戎相見,俾斯麥隨後呼喚起德意誌民族運動,在普奧戰爭中公然打敗奧地利帝國,這一戰徹底將奧地利排除在了德意誌邦聯之外。
這一戰不僅使得奧地利在歐洲地位下降,還誘發了其國內的動蕩,奧地利本就是多民族的國家,作為其國內人口第二的匈牙利民主貢獻了帝國近一半的土地麵積,此時見到國勢不對也開始想要分家過自己的小日子。
哈布斯堡為了能夠苟延殘喘,隻能夠放下身段與匈牙利的馬紮爾貴族進行和談,在維持國家統一方麵底線條件下,匈牙利人提出要與哈布斯堡皇室平起平坐,共權力。
1867年奧地利帝國迫於局勢不得不與國內的匈牙利人妥協,宣布成立一個雙元製的國家,即奧匈帝國。
甚至就連國旗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奧地利,一部分是匈牙利。
所謂的雙元製度,即是在保持皇帝直屬的中-央政府不變的情況下,施行奧地利與匈牙利兩個政府的聯合統治,並且這兩個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議會和首相,所以奧匈帝國就這樣他的出現了一個國家三個政府的奇葩現象。
奧地利帝國時期,德意誌奧地利人理所應當是該國唯一的上等民族,與之相對的是匈牙利人雖然貢獻不小,但是與地位嚴重不相符,雙元帝國的建立使得匈牙利人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民族獨立運動被暫時平息下去,不過這種政治製度卻具有天生的極不穩定性。
匈牙利貴族是趁著奧地利帝國內外交困之際分裂為要挾所取得的權力,這使得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基本無力對其進行弱化,隻能夠任期發展,雖然奧匈帝國名義上是由一個君主統治的共主聯邦,但真正的實權卻是奧地利與匈牙利兩個地方政府手裡,在國家事務處理上,經常出現政府互相否決的情況,造成行政效率降低。
這次應對俄法的關係的靠近,這次竟然這麼快的有反應出現,顯然這兩個民族達成在外交上共同應對的統一意見,可見俄法對他們的衝擊是多大的大,不少人很想看看,德意誌帝國的反應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