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聯盟融合度檢測特製專用的裝備叫做源能應激裝置,其中有“應激”兩個字。
裝置單線路連接,背後是源能匣,但是空置,不放源能塊,唯一金屬帶直連心臟。
運轉程序一切都是自動完成的,無需操作,也不需要被檢測者在整個過程中有任何主動行為。
其中第一環節:當被檢測者走進源能場,感應到源能,源能匣藍光即會被激發。
這個第一環節,涉及的就是源能感應度的問題。
源能場本身趨近防空洞造型,但是內部有幾處彎曲。其中,距離入口十三米左右的第一個彎道口,在曆代科研人員的口中有一個傳統命名,叫做“凝望轉角”。
通常,當一組新兵走進源能場,監控觀察中心內的科研人員們都會抱著期待,集體凝望他們的背影。
而當他們的背影經過那個轉角,背後藍光沒有激發……分組組長以及重點科學家們就會放棄後續觀察,去泡個茶,上個廁所什麼的,或者隻是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聊聊天,把後續觀察測定工作交給設備和下屬。
沒辦法,每次檢測,他們的工作量和重複度實在都太大了,見得多了,對於普通的結果,就很難保持熱情和期待。
而且源能融合度本身,完全隨機,與特征、素質,乃至基因、血統等等,都毫無聯係,所以要說他們會提前特彆關注和看好某個人,也是沒有的。
總之,簡單通俗地說,“凝望轉角”就是“傑出”和“普通”的分界線。
曆史已經證明,99.9%在走過這個轉角前不能感應到源能存在的被檢測者,測定結果都是普通融合度。
其實這個曆史統計數值,是100%。之所以拿出來講的時候不說100%,是因為科學家們覺得自己還不夠了解源能,所以保留謹慎。
至於說被檢測者能不能賴在轉角前不走?
沒用的,也是不行的,裝置有設定時間,到時間自動關閉……不管你走還是不走,也不管你是不是一直停留在源能其實相對最稀薄的入口範圍。
剛才的情況,現場這撥人的檢測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那個年輕人出現之前,還沒有一個人在“凝望轉角”前激發藍光。
這是正常情況,或者說是測試期間的日常情況,不管基數大小,絕大多數被檢測者的測定結果,都會集中在D、E兩級。
然後……剛剛發生的那一幕,是這樣的。
觀察室一如平常地對新上來的這組人保持凝望,沒有任何特殊。
韓青禹也像其他被檢測的新兵一樣,在入口外穿好了裝置,深呼吸……其實他因為擔心“重卡再一次突然衝撞”而心情緊張不安,手心出汗。
最後,咬了咬牙,低著頭,跟其他人一起邁出第一步。
第一步,腳掌落地的瞬間,背後藍光激發。
準確地說他當時其實還有一隻腳在入口之外。
就這個瞬間,現場的兩名軍官懵了,監控觀察室裡的科學家們炸了……
隻有現場剩下的最後幾組新兵,因為不了解,搞不清楚情況,還在茫然議論:
“欸,看,亮了。”
“是哦,原來那個會亮啊?”
“為什麼啊?不會是……裡麵很暗吧?”
“……扯淡。”
“就是,很暗不會裝燈嗎?”
“……那這個是什麼意思啊?”
“估計有點厲害。”
…………
監控觀察室。
在現場指揮淋著開水喊出來“看著啊,看著啊”之後,除了他慘痛而壓抑的嘶啊聲,就再沒人說話了。
沉默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個背影身上。
S?S……
其實,在日常的絕大多數時候,當屬於蔚藍聯軍的普通士兵和軍官們互相討論源能融合度,他們是不提S的。
因為他們大多沒切實聽說過可靠的信息,或偶有幾次聽到傳聞,上麵的態度也始終是:不承認,不討論。
但事實,那是存在的。
也許因為規模和基礎較大的緣故,或者一些其他未知的原因,蔚藍聯軍華係亞方麵軍在他過去的八十年曆史中,曾經誕生過一共9位源能融合度超越A+的存在,即S級。
其中至今存活的,有5人。
5人中一人的姓名以及一切信息都已經被蔚藍聯盟列為禁忌抹去。
另外4人,目前均仍服役於聯軍。
其中兩人駐防科研所;一人特許,自由行走;剩下還有最後一人……他執掌唯一目擊軍團,已經超過二十年了。
總之,S級很少,正因為S級數量的極度稀少和諱莫如深,現實中,充實蔚藍聯盟以及華係亞方麵軍璀璨曆史星河的真正主體,其實是實打實留下更多故事和傳說的A級和B級,以及更多雖然融合度等級不高,但是做出過偉大事情的蔚藍人。
至於蔚藍聯盟之外,除去那個禁忌的名字不計,目前可以確認的信息:至少洗刷派幾個組織中的“雪蓮”,肯定是存在S級的。
至少一人,具體信息不詳,成長情況和實力水準不詳。
而自保派的幾個組織裡到底有沒有S級存在,因為警惕和關注相對較少,反而暫時不清楚。
“單就源能感應度來說,算上那九個,他能排前三。”
安靜的觀察室內,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科學家盯著監控屏幕目光不移,突然這麼說了一句,然後,沒有後續。
前三不是第三,而是暫時無法區分。或可能他其實就是第一……要不然,剛才彙報的那位科學家也不會用“超S級”這樣的形容。
與此同時。
韓青禹本人,當然還不知道這些情況的發生,他才剛在源能場內走出他的第四步,背後藍光持續……
源能從剛才那一步開始,就已經在湧向他的身體,吸納融合的過程,已經開始了。
“果然,提煉後的源能塊純度就是沒金屬塊本身高。”
身體上的湧動感再次證明了韓青禹之前的猜想,雖然目前這種源能全方位溫柔包裹和侵透的感覺很舒適,但是,金屬塊是“biu”一下就沒了的。
“還好,現在也不算慢。”他想著。
就這樣,一邊享受著這種吸納,一邊,韓青禹終於一步邁過了“凝望轉角”,至少對於源能場入口外的人來說,他的身影,消失了。
然後,
咯噔。
韓青禹定住……又來了。
這次重卡沒有直接撞過來,源能場也沒有崩潰或怪叫,但是韓青禹本身,能夠清晰感覺到:
巨大的壓迫感,仿佛一輛無形的重卡,正在一觸即發……隨時可能與他發生正麵衝撞。
“他怎麼站住了?”監控觀察室裡有人說了一句,沒有答案,因為停頓很正常,說的人也隻是因為過度緊張而已。
“這是什麼情況啊?”韓青禹站在那裡,心情鬱悶,“從撞我,到不撞我,到現在又想撞我……這其中的區彆?”
“剛開始,我身體裡還有之前剩的一點液態源能;剛才被撞後耗儘了;現在進來,又吸收了,又有了……是這樣嗎?”
“可是這也和外麵軍官的說法不相符啊,他們明明說的就是,你們什麼都不用做,也不用怕……源能會自動與你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