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公元1996年,十月。時間距離那場孤獨而無人知曉的火星戰役,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宇宙星河依然如舊,璀璨在遠方,靜謐在眼前。
代表戰爭與死亡的紅色星球安靜地漂浮著,被藍黑色的無垠空間圍繞,平靜如一幅畫卷。
萬物靜止的錯覺中……
一艘張開平直雙翼的粉紅色渺小飛行器,安靜而緩慢地,在這片幽深的藍黑色裡漂浮前行。
其實,飛行器本身並不算很小,源能動力推動下的速度也一點都不慢,隻不過它現在所處的空間,畫麵背景實在太過浩瀚和深廣了。
倘若有人能夠將它放大,看清楚,就會發現這架小型飛行器的機翼上,其實刷有藍星人類文明的文字……它是【尋找佩格——066】號探索飛行器。
066是它的生產編號,同一係列的探索飛行器,蔚藍科研基地至今一共造出來了203架,全部以粉紅色塗裝。
目前,這些小型源能飛行器,已經陸續全部進入宇宙空間……然後,其中有47架,因為各種可知不可知的原因,已經於茫茫宇宙中失去聯係,或損壞,或不知所蹤。
還好,它們無人駕駛……不需要配備飛船駕駛員去太空冒險。
當這個世界陷入毀滅危機,人類原有的非源能科學,也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飛快的進步。人類的精英們,正在通過他們各自的天才與努力,全力嘗試,挽救種群的未來和命運。
【尋找佩格】係列探索飛行器,就是人類科學與源能科學結合,產生的第一項重要成果。
其實準確的說,它還是人類第一批完全自造的源能飛行器(之前的人類源能飛船,不論改動看起來有多大,實質上都是通過改造大尖飛行器生產出來的)。
雖然,這種完全人類自造的源能飛行器,目前在動力、衝擊力和續航能力等方麵,還都與大尖飛船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這依然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偉大進步,它為人類源能科學的未來,提供了無限可能。
麵對這樣一項振奮世人的偉大科研成果,蔚藍議事會特意決定,向全世界征集命名……這就是最終,全人類共同選擇的,它的名字。
也是它目前階段唯一的使命。
正如曾經拒絕者的播報員在那段最後通訊裡說的那樣,“活下去,佩格,我們一定會去找你,一定。”
人類沒有對自己的戰士食言。
哪怕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十一個月,一起都變得越來越悲觀和渺茫……人類以及蔚藍,依然沒放棄,也從未放棄過希望;從未放棄過,尋找他們的英雄戰士,粉色的佩格芒特。
從去年年底至今,【尋找佩格】係列飛行器,一直都在持續生產。
今晚將是第204、205和206號探索飛行器,最終檢測通過,預備升空的日子,它們將一致去往火星方向……那個方向丟失的探索飛行器,著實有點多了。
火星區域。
藍黑色的無垠畫麵裡,066還在漂浮飛行,緩慢而孤獨地,向著那顆紅色星球的邊緣劃去……
它看起來一點都不著急,那是因為,它隻是一部機器。
除了擁有一個在華係亞科研工作人員眼中“運氣將會很不錯的編號”外,066與其他探索飛行幾乎沒有任何差彆。
事實上,當然有比066序號更靠前的探索飛行器,之前曾經到達過,經過過火星周邊區域。隻不過,每一艘探索飛行器,飛行所經的具體路線,都是不一樣的,因而,它們的信號捕捉範圍也不一樣。
“喂,喂,有人能聽到我嗎?我是佩格芒特。這裡是火星,可能是吧。那些從南極潰逃的大尖,在這裡修了一座牽引場……”